4)第142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的带领下,接二连三发掘出了工狂的潜质。如果朱元璋还活着,大宁都司上下定会遭到重点表扬。

  如有他省官员前来学习先进经验,定会被衙门里高涨的工热情所震撼。

  衙门往来之人,各个脚步如飞,争分夺秒。

  掌印之人,运笔如飞,一言不和,直接用拳头讨论真理。

  一阵拳声腿风,解决公务,也顺便减压。

  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工狂人,时刻战斗在岗位第一线的斗士。

  不是朱旺等人天生如此,只因工和绩效奖金直接挂钩。

  兴宁伯是谁?简在帝心的猛人,带着大宁都司和边军一同发家的厚道人。

  在他手底下干活,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回报。若是不努力,多少人排着队等着竞争上岗。

  激烈竞争之下,大宁都司的工效率,自然如火箭一般极速飞升。

  以大宁为参照,伴随着人员被陆续借调,高效快捷的办公方式呈扇形向周边辐-射。蓟州,辽东,开原,广宁,宣府,顺天八府,各司衙门,都开始大踏步向前迈进。

  别人都在狂热的向前飞奔,汗水洒了一路,自己慢悠悠迈着八字步龟速前进,被落下一大截,饶是脸皮再厚也撑不住。

  潜移默化之下,南京和北京官员的工模式和节奏变得极为不同,进而造成了许多问题……

  北京的官员调到南京,报道之后开始工,马上黑脸。明明半个时辰就能完成的事情,非要拖到一天,一天不行就两天,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朝廷的金钱,更是浪费个人生命!此等风气万不能助长,挽起袖子,上疏,弹劾!

  南京的官员转调北京,同样不习惯,到衙门里上班,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君子风度呢?士大夫的潇洒呢?统统不见。堂官和推官撸胳膊挽袖子,六部天官拍桌子摔凳子,为的不是圣人之言,而是该向往来商队征收多少税额,明年春耕该种什么,边军到草原上“淘换”畜群的成果如何,诸如此类,简直是有辱斯文!弹劾,必须弹劾!

  南北两京的争吵,贯——穿了整个永乐朝,也成为了大明官场上的又一道独特风景线。

  为始俑者的孟,却鲜少被提及。毕竟,有赵纬和陈瑛的先例,言官们都有了一个共识,没事少惹兴宁伯,这位绝对是属不倒翁的,没有一拳砸穿钢板的本事,千万别自找没趣,撞破了脑袋,可没有救护车。

  整个九月,孟一直在忙。

  巩固了边防,派人乘船南下,加入郑和下东洋的船队,临近十月,仍是闲不下来。

  在考察过大宁的儒学和周围里乡的私塾之后,孟上疏朝廷,请在大宁设立儒学和卫学。

  训导和儒师都是现成,锦衣卫正在朝堂里过筛子,隔三差五就有倒霉蛋被发到边远地区支教戍边。尤其是近段时间,南来的队伍络绎不绝,大宁的人才绝对不缺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