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七十九章 战火四起_三国好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掉了袁尚的心腹赵国相李酃,率军赶来邺城投降袁谭,还给了袁谭带来了大批军粮,袁谭大喜之下封沮鹄为冀州从事,也有了与亲兄弟长期抗衡的底气和本钱。

  随着沮鹄的叛变,形势也对袁尚军是越来越不利了,因为袁尚的冀州本来就得来不正,之前冀州各郡只是因为袁谭不争气而勉强臣服于袁尚,现在袁谭已然杀到邺城城下。徐州的救兵也迟迟不见消息。再这么僵持下去,反叛袁尚归顺袁谭的冀州各郡肯定会越来越多,袁谭军也会越打越强,袁尚军也只会越来越孤立无援。被迫无奈之下。袁尚只能是慎重考虑黑心妹夫的阴险提议。放弃邺城去清河或者黎阳寻求徐州军队的庇护。

  顺便说一句。在收到了陶副主任的这道书信时,袁尚公子可是掀了桌子骂了娘的,袁尚公子的生母刘氏也没有少骂女婿心肠歹毒。只顾自己不顾岳母,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办法,袁尚公子再是不满妹夫的见死不救,这会也不得不考虑黑心妹夫的所谓好心提议了。

  袁尚的这个考虑遭到了审配的坚决反对,因为审配非常清楚,袁尚军一旦放弃邺城,将来就算徐州军队重新夺回了邺城,也绝对不会再把邺城交还给袁尚手里,所以审配一再劝说袁尚死守邺城,并指出这两年冀州时令不正,各郡粮食歉收严重,且各地存粮大都已经收归邺城,所以那怕是冀州南部的郡县都倒向了袁谭,袁谭军也耗不过自军队伍,与其冒险突围,不如坚守邺城坚城,待到袁谭军粮草告罄,邺城之围自会解除。

  考虑到邺城重镇放弃太过可惜,袁尚最终还是暂时打消了放弃邺城的念头,又听了审配的建议,把城外军队尽收回城,又把大量老弱妇孺驱逐出城以节约粮食开销,既腾出房屋驻军,也增加坚守时间,也把数以万计的老弱妇孺当做包裹甩给了袁谭——还用上了救民于水火避免百姓被战火涂炭和释放袁谭军士兵家眷的好借口。

  如此一来,袁谭公子也傻了眼睛,袁谭军的粮草本来就不够充足,再要负担这么多老弱妇孺的口粮开销,还不得要了老命?所以没办法了,袁谭公子也只能是不顾沮鹄的坚决反对,只给自家士兵的家眷发一点口粮,让他们自行寻找出路,待到战乱结束再返回邺城,并非自军家眷的老弱妇孺则根本不理不问,任由他们自生自灭。结果这么做最终苦的还是普通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大量百姓南下投奔徐州军队控制的兖州,袁家兄弟一起民心尽失。

  ………………

  与此同时,在确认了死对头陶副主任已经无比有力的替自己牵制住了刘表队伍后,曹老大也开始了自己的复兴大计,亲自率领重建后的四万大军从陈仓南下,准备攻打张鲁军控制的阳平关兵进汉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