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章 弄假成真_三国好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生能否赐教?”阎象插口问道:“先生从冀州而来,先经徐州军营又抵寿春,不知先生用的是什么借口,让陶应歼贼允许先生入城出使?象冒昧揣测,陶应小贼应该不会允许先生入城商谈调停战事吧?”

  “先生所言极是,正是如此。”宋恺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忙答道:“小使用的是劝降借口,小使告诉陶应,进城是为了劝说袁公向徐州军队求和,劝袁公割让九江一郡换取与徐州军队停战,陶应信以为真,这才允许小使入城。至于小使用的是出使借口,是替主公监督陶应夺回传国玉玺,再将玉玺送往冀州,顺便就是不得滥杀袁氏族人,陶应的徐州北线全赖我主保护,故而陶应不敢不允许小使随军。”

  “原来如此。”阎象点头相信,又试探着问道:“象再请问先生,先生现在如果与冀州本初公联系,一来一回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问这问题干什么?”宋恺心中纳闷,脸上则不敢慌乱,大约掐算了一下,宋恺估摸着答道:“大概需要五十天左右吧,徐州军队现在有求于我军,不敢阻拦小使派往冀州联络的信使,就是兖州比较麻烦,曹艹最是痛恨我主与徐州军队缔盟,我军信使在兖州通行甚是不便。”

  “需要五十天左右?”阎象心头一沉开始失望,但也不便表露了出来,向宋恺道谢后便退回了班列。那边宋恺又再三提出告辞,小袁三公挽留不住,又不敢在这个时候武力扣留强势大哥的使者,只能是勉强点头同意宋恺告辞,还又意味深长的说道:“北安先生如果有事,可以随时进城来拜见于孤,你是吾袁氏家臣,吾的军队不会为难于你。”只可惜算命先生出身的宋恺只擅长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对小袁三公的弦外之音毫不理解,所以小袁三公的这番媚眼也算是做给瞎子看了。

  ……………………

  下午申时左右,宋恺顺利回到了徐州军队的大营之中,向陶应报告了自己入城拜访小袁三公的前后经过,还有就是报告了自己入城时看到的寿春城中情况――也就是淮南军队正在拼命的加固城防,囤积守城物资,禁止百姓出入城池,这些鸡毛蒜皮级的情报,真正的干货没有多少。不过陶应也没指望宋恺能够在淮南军的严密监视下弄到大量有用情报,所以陶应从一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宋恺与小袁三公的见面过程上,要求宋恺努力回忆小袁三公的言谈举止,还有神情变化,借此分析和揣摩小袁三公的心理状况。

  结果很快的,一个重要情况就被陶应迅速发现,忍不住向宋恺反复问道:“你说完袁绍开出的假条件后?袁术匹夫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勃然大怒,这点你确认没有记错?”

  “回主公,小人不敢记错。”宋恺苦笑着答道:“之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