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0章 山高皇帝远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噽,你说的那种山道,可是栈道?”

  “正是!”

  伯噽一脸钦佩的神色回答道:“大王,这种山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窄路。”

  “在岭南之地又被称之为阁道、复道,车马可能难以通行,不过步行不成问题。”

  “臣以为对于五岭,大王或可兴建栈道。”

  伯噽的想法,是跟庆忌不谋而合的。

  栈道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

  人们为了在深山峡谷通行道路,且平坦无阻,便在河水隔绝的悬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棱形的孔穴,孔穴内插上石桩或木桩。

  上面横铺木板或石板,可以行人和通车,这就叫栈道。

  为了防止这些木桩和木板被雨淋变朽而腐烂,又在栈道的顶端建起房亭(亦称廊亭)这就是阁,亦称栈阁。

  相连贯的称呼,就叫栈阁之道,简称为栈道。

  栈道的修筑始自战国时期的秦国。

  历史上在公元前三世纪,秦国为了开发巴蜀之地,就修筑了栈道。

  正如蔡泽所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善。”

  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南方山岭遍地,道路难行,地形差不多跟巴蜀一样复杂,用栈道来作为新的官道,是再适合不过的。

  庆忌有心大力开发岭南六郡,就少不得要加强一下交通。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何能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

  在越城岭巡视一番后,庆忌的出巡队伍又搭乘大船,从灵渠一路南下,前往番禺。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

  毫无疑问,灵渠的重要性是贯通南北,为吴国的粮食转运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年在征服岭南六郡后,庆忌就下令开凿灵渠。

  历时数年,终于让灵渠这项浩大的工程完全竣工。

  这种古老的运河,并非庆忌首创,但也是十分独特的。

  通过灵渠后,庆忌的出巡队伍便抵达了南海郡的番禺县。

  番禺县,是为南海郡的郡治所在之地,因处番山和禺山故起名为“番禺城”。

  番禺,也就是现代的广州,其实自古以来就有着不错的底子。

  《史记·货殖列传》云:“番禺亦其一都会也”,是当时全国九大都会之一。

  不过,现在的番禺可能过于逊色,却也有机会,有资格能发展起来,成为吴国的又一上等城邑,经济都会之一。

  庆忌在抵达番禺县后,在珠江的岸边登陆。

  作为南海郡郡守的勾践,连忙率领郡内大大小小的官吏,来到渡口那里迎接。

  庆忌于是登上了属于自己的六御马车,并让勾践上去,跟自己同乘一车。

  声势浩大的出巡队伍,一路朝着番禺城而去。

  此时,在宽敞的马车当中,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