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1章 百炼成钢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将,这近三尺长的剑,汝是如何做到不失韧性耶?”

  庆忌好奇的询问道。

  闻言,干将只是欠着身子,朝着庆忌作揖道:“回禀大王,此剑之材质,其实与普通铜剑之材质无二。”

  “按照大王给出的要求,我吴剑比之过去的吴剑,长了约摸一尺。如何不失其韧性?”

  “臣与一众铸剑师思来想去,经过反复试验后,终于得出结论。”

  “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则剑太软。锡多,则剑太硬,却容易折断!”

  “是故,铜锡配比能让青铜剑之硬度与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在干将的阐述中,庆忌得知,自己的吴剑,与后来的秦剑,基本上已经是在一个水准的。

  作为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剑的表面含锡量高达30%,内部却保持着20%左右的含锡量。

  现代锡青铜含量为3%到14%,让秦剑的硬度领先世界,硬度相当于中碳钢,韧性相当于一块现代技术制造的玻璃!

  这岂能不是黑科技?

  “善!”

  庆忌微微颔首,随后又去视察专门打造弩的武器作坊。

  吴国的弩大致上有三种,一种是床弩,一种是手弩,一种是蹶张弩。

  蹶张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

  这种蹶张弩的射程能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

  庆忌一连让人试验了许多种武器,都倍感满意。

  只是,他心中还有一种疑虑。

  “干将,似剑与箭簇,可否量产而质量毫无差别?”

  “这……”

  干将被问住了,暗暗思衬片刻后,终于苦笑道:“大王,凡武器,量产可以。然,臣也不能保证其质量属上乘。”

  “这可不行。”

  庆忌摇摇头道:“一名士卒的武器装备,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战场上如何奋勇杀敌,如何保护自身?”

  “大王,臣一定严格把控武器之质量!”

  干将当即保证道。

  闻言,庆忌寻思了一下,随后道:“干将,汝不必难为自己。日后,凡为军中制造武器者,皆物勒工名。”

  “自太宰起,至工匠,物勒工名。”

  “大王英明!”

  听到庆忌的这个主意,干将以及在场的人,都不禁眼前一亮。

  物勒工名,即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按照庆忌的打算,太宰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

  太宰的下面是大工令。

  如打造一支长戈。

  大工令下面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蕺”。

  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

  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

  吴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太宰、大工令、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