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内监_神风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博亮叉着腰站在宫门前,看着相比临安皇城而言异常简陋的宫室,他的心弦不禁被触动了。

  曾几何时,作为前大宋内庭的一名内侍省听唤使臣的他也曾风光过几日。

  然而一朝蒙古大军南下,同侪们逃的逃,死的死,侥幸保留下性命的不少也被掳往了大都。

  再想想有如丧家之犬的自己惶惶的逃回家乡,在鞑子的县官编遣下以几亩薄田为生,饱受邻人冷嘲热讽和地痞无赖的敲诈勒索的日子,一时间朱博亮恍如隔世一般。

  不过现在好了,虽然远赴重洋,但是有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虽说教导些不通中国语言的小倭奴破费心力,但是比起过去的苦日子,他还是战战兢兢的全身投入着。

  “朱都知,你大清早堵在门口干什么呢?”

  正当朱博亮心潮起伏的时候,把守宫门的千牛内卫的分统官熊康冲着他开着玩笑。

  千牛内卫的兵员人数不过三百,由六个互不统辖的统领分别统率,除把守宫禁之外还担负着护卫张煌外出的警卫重任。

  别看千牛内卫的兵员甚至不到一个旅的规模,但是统领官、分统官的品阶极高,统率五十人的统领官就有相当于普通步军的一名副都指挥使的从五品官位,而统率十人的分统官也相当于正七品的虞侯同知,更不要日后一旦外放更会加官一等了。

  “熊分统看你说的。”正是由于千牛内卫的特殊地位,初来乍到的朱博亮自是不敢随意的得罪对方。“我算什么都知。”

  东海的内庭宦官的级别也是根据大宋的内侍省的规矩来制定的,共分都知、副都知、押班、寄班祗候和听唤使臣五等,整个东海内庭到现在也只不过拥有一名副副知、五名押班、五名副押班、十五名寄班祗候和二百名小倭奴充任的听唤使臣,以朱博亮的职衔自然不能被尊称为都知的。

  “熊分统还是叫我老朱算了。”

  “老猪?你也不像拗相公嘛。”熊康又说笑了一句。“我说老朱啊,你别堵住门呢。”

  作为张煌寝殿的宫室虽然也呈正方形,但是只有有东西两面开有城门。

  其中,东面与海东城正在扩建的城墙连为一体形成了瓮城的格局,内侧的朝岳门由千牛内卫把守,瓮城和外侧的观海门由殿前司的军将把守,不过这道门张煌及内庭众人平日里不走,只有作为内庭日常的物资补给和污浊之物外运的通道,而朱博亮这么一堵恰好就可能让车辆无法进出了。

  “熊分统,看你急的,不是还没有车子过嘛。”

  话虽如此,但是朱博亮还是让开占据的最中央的位置,这也是没有办法,谁让东海宫廷里宦官的地位还不如女侍呢,这也属正常,公国律法明文规定禁止阉割功民入宫,而且眼下的这些主力小黄门更全部是俘获的小倭奴,虽然张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