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三章 大婶要养鱼_羽半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网箱养鱼在董家沟子村并不是新鲜事儿,但也不算普及,说起来只有两户人家做着这个营生,分别是村长董泰平还有那位荣二哥董荣的家。

  董荣开始网箱养鱼的时间最早,甚至可以追朔至数年前,但那个时候的董荣使用网箱这种东西,只是为了自己用鱼方便,因为他的家建有一处农家院,大量鲜鱼的消耗,使得他不得不在水库边上,自制了一个不大的网箱。

  不过后来,为了降低成本,他不但增大了网箱的体积,而且从成年鱼圈养,改为投放鱼苗,这样他在董家沟子村就成了网箱养鱼的先行者。

  后来,村长董泰平也发现了网箱养鱼的好处,董家沟子村就在齐河水库的边上,水面宽广,他也在水库里面投放了两只网箱。

  然而,董泰平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网箱养鱼之时,如果投放的是自制饵料,鱼生长得并不算好,最终从董荣那里取了经,了解到人家的饵料都来自外购,使用这种外购的饵料才能让鱼生长得更肥更快。

  然而,外购饵料好是好,就是价格有些高,一个周期整体算下账来,经济效益几乎与使用自制饵料差别不大。使用外购饵料虽然鱼生长得好、产量高,但扣除掉购买饵料的资金后,收成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因而觉得这种外购饵料非常鸡肋。

  不过,董泰平家里还有一个人却不这么看,这个人就是董泰平的儿子董广禄,也是董新阳与董新中的父亲。董广禄在采石峪政府混了十多年,一直没混出来个样子,他早就不愿意继续在那里给人跑腿儿,再说,他这年龄整天听一些小年轻的使唤,也着实觉得无趣。

  他就在家里的网箱养鱼上动了心思,为啥外购的饵料比自制的饵料效果好呢?如果自家也能制造这种饵料,那么,以后自家的网箱养鱼,不就有利可图了吗!

  董广禄在采石峪政府没混出个样子,并不是说他能力不行,而是他不擅于交际,虽然他父亲董泰平给他铺的路不错,但这条路却并不适合于他,这个网箱养鱼,就为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董广禄也是个有决断的人,他毅然从镇政府离开了,回到了家,闷头研究起了那些外购来的饵料。说起来,这种外购的饵料,成分也并不复杂,他闷头鼓捣了一个多月,又查资料又咨询别人的,还别说,真被他鼓捣出了一种饵料。

  这种自制饵料比以往自制的饵料成本高了近一倍,但却比外购来的饵料便宜了一半,并且使用的效果,居然还不错,从此,他就开始在家里专门经营自家的网箱。

  原本村长董泰平家的生活节奏应该这样继续下去,但最近出现了一些变数,就是齐山县干部大下政策,特别是那位前来董家沟子村的周天山,刚一到村里,就开始挨门挨户地推广食用菌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