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6、学徒_梦境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遍地冒烟的烟囱,看见城市的街道里突然挤满了大大的摊贩,看见土布粗衣的人们突然变得花花绿绿洋里洋气了。

  当一群乞丐坐在回乡的车站外面激烈的争论是坐车回去还是走路回去的时候,他这个年龄最的叫花子了一句令人丧气又激动的话:

  “干脆不回去了,打工,挣了钱再回,要个饭就回去算甚么出息!”

  为了他这一句话,大伙儿在车站争论了一宿,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阳光照在他们疲惫的脸上,暖洋洋的让人感觉是母亲的胸膛。思乡之情战胜了游子四海为家的决心,一行人背着破旧的行囊浩浩荡荡地步行上路了,只留下倔犟的于建国和朝阳下长长的影子孤独地站在清晨的车站广场。

  “娃岁数不大,脾气倒大!”

  这是他们临走时留下的话,同时留给于建国的还有半张大饼和七角钱。

  于建国决定再也不做乞丐了。于是,他在靠着半张大饼和七角钱浪荡了三天后,成了一家裁缝店的徒。

  徒开始的时候与真正的裁缝工作没什么关系,通常是配合师傅和师姐做些杂活,更多的时候是帮着做家务,买菜烧饭带孩。裁布料打版这些活儿是轮不到徒的,那时候还挺贵重的缝纫机自然碰都不让碰,师父偶尔教你几下捏布头的手艺就算是传授了,当然这里面也有考较的意思。而做得最多也最熟练的,就是缝纽扣了。

  于建国记得,那年头的纽扣样式比现在丰富多了,各种材料和花式,看都看不过来。有时候客人来订做衣服,服装款式还没讲,先挑纽扣。

  于建国就是纽扣缝得漂亮,后来才从徒熬出来的,不过那时候,他对裁缝已经失去了兴趣,转而开始跟着一个常来定衣服的材料商做起了五金生意。

  监狱里的纽扣很单一,当然是为了便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毕竟大家都不是专业干这个的。这样的活儿对于建国来就太简单了,闭着眼睛都能缝个不离十。他缝着缝着就不觉怀念起过去,怀念起那间的裁缝铺,怀念起那些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花式纽扣来。

  “于建国!”

  管教突如其来的吼声让于建国吓了一跳。他以为自己刚才穿针眼慢了,或者脑子开差被发现了,能地挺直身体回应了一句“报告政府”,然后目光呆滞的等着训示。

  管教点了点头:“有人来看你,请你吃亲情餐。”

  “亲情餐?”

  于建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他无亲无故,也不是第一次入狱了,前一次好歹还有个后生晚辈赵鹏程来看过他,这次连赵鹏程也进去了,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谁还会来看他?

  他从来没吃过亲情餐,只听“亲情餐”价格不菲,不但可以在非探视时间和服刑人员见面,还能在特殊监室里一起享受一顿“丰盛”的午餐,而不用隔着那层该死的玻璃喊话。

  于建国实在想不出谁会请他吃亲情餐,他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这里面怎么闻都透着一股子阴谋的味道。不过能有什么阴谋,谋到他这个一无所有的劳改犯头上呢?他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想想在再坏也不会比现在的境遇更坏了。

  在其他狱友羡慕的眼光中,于建国跟着另一个来接他的狱警走了。

  他走进了那间神秘的会餐“包厢”,长形的餐桌上放着几个荤素搭配的菜,还有一瓶已经开了盖的二锅头。

  对面坐着一个年轻人,头发乱糟糟的,像被鸡爪子挠过一样一件洗得发白的灰风衣,看样子比他们的囚服还旧些桌子底下看过去,可以看见他翘着二郎腿,脚上穿着一双趿拉板。

  当于建国走近的时候,那人朝他笑了笑,桌子下面的二郎腿放了下来,发出踢踏一声响。不知道为什么,这踢踏的响声像一把无形的锤子一样,在他的胸口重重的撞了一下。7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