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4章 柳氏工坊是属于世界的,不光是属于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柳氏工坊是属于世界的,不光是属于大明的

  众所周知,人是一种群居性的生物,有着很强的从重心理——柳大善人一家暗戳戳的搞花边小报赚大钱,钱老爷和张老爷等一众乡贤士绅们又岂能无动于衷?

  恰好,柳大善人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一旦这事儿被捅出去会有什么样儿的后果,所以柳大善人也正巴不得有人跟着自己干。

  在柳大善人想来自己一个人干,那就要做死一大群人这么干这就叫监督朝廷,倘若天底下的乡贤士绅们都这么干,那就说明这个朝廷确实不得人心。

  尤其是钱老爷的祖上乃是钱谦益钱大学士,张老爷的祖上乃是复社领袖溥,李老爷的祖上乃是大明时期鼎鼎大名的东林君子李三才,这些人随便哪个都是知交故旧一大堆,网罗起来的力量不敢说跟大清时期的柳大善人相比,但是怎么着也比落在大明手里的柳大善人要强上三分。

  然后,一向比刘怀文更加抠门,屙一颗黄豆出来甚至都恨不得洗洗涮涮再吃回去的柳大善人,这一回居然难得的主动派出了人手,帮着钱老爷跟张老爷等一众乡贤士绅们办起了花边小报。

  总而言之,江南的这些花边小报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三观不正顺带着五行缺德。

  而更加操蛋的是,当时的大明朝廷正在忙里忙外,既要忙着修筑大明的铁路和公路,疏浚河道,劝课农桑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同时还要忙着给大明之外的一众国家挖坑拱火,锦衣卫和东厂乃至于天地会等情报机构的精力大多都放在了其他的地方,根本就顾不上这些乱七八糟的花边小报。

  甚至于地方官府都懒得理会他们。

  在官老爷们想来,既然朝廷四格八法考的考核当中没有花边小报这一项,巡查御史和都察御史衙门也不太在乎这玩意,那还管他们的死活干什么?

  有那个时间和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样才能让治下的老百姓生活的更好一点儿,怎么样才能让治下的百姓多生孩子多修路。

  这属于官场上的基本操作——通常情况下,朝廷和上官不太在意的事情,这些官老爷们也不会太在意。

  比如说伟大的乾隆皇帝不在乎普通百姓的死活,大清的官老爷们自然也就不太在意,和中堂更是因此而提出了著名的救民先救官以及粮食掺沙子能救更多人的理论。

  这就是因为上官不在意,所以下面的自然也就跟着不在意。

  地方官府不太在意这些花边小报的结果就是柳大善人等一众乡贤士绅们忽然又找到了一个赚钱的路子。

  在找到了这个发财的路子之后,柳大善人甚至都有些感激朱劲松这个天字号的反贼头子——要不是朱劲松从造反开始就一直不遗余力的进行扫盲、推广社学,这天底下又哪儿来的那么多识字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