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7章 贴钱做官的好官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太守,就已经是民之大幸。

  当然了,糜竺也不是真的不爱钱,他只是听从了李素的劝,要摆出“长期主义”的姿态,也就是投下去的成本,不要想着一两年内竭泽而渔捞回来,而是把投资周期放宽到三年、五年来看,做“五年计划”。

  如今大汉朝其他文官都不可能做五年计划,因为汉灵帝卖的官有效期没那么久。一年的买官钱就要当年赚回来,否则就赔本。

  李素却拿他个人的眼光信用来背书,私下里言之凿凿说他在京城见到陛下的时候,看陛下那身体也没几个月了,而且卖官制度肯定随着灵帝驾崩就会结束。所以要好好做,看长远一些,未来谁能继续当太守,有可能就是看政绩和民心。

  糜竺有鉴于李素一直以来的神预言,也愿意跟李素的眼光赌一把,这才实施了长期主义。

  他从百姓身上赚回本肯定还是得赚的,但既然长远计,那就温和放贷,赚取利息。

  这种给屯田饥民的贷款,按照后世标准那当然是高利贷了。但按照汉朝的标准,绝对是应有的收益率,不存在高利贷的问题。

  糜竺的思路就是“放高利贷,三年回本,五年有赚”,其他什么都不贪不搜刮。

  按照这个思路,之前刘备从青州打黄巾弄了十五万人口,有大约五万人今年就可以移民到辽东平原,辽河流域留三万,沓氏这边两万。

  剩下的十万暂时留在东莱,减少口粮运输损耗,等腊月的时候再移动到要新屯垦的区域。估计明年辽河平原还能再容纳三四万,然后再移三四万去对岸的大同江、汉江之间的流域,交由乐浪郡管辖往南开荒。

  这一招其他官员也学不了,因为他们不像糜竺那样有巨大的本钱可以放贷,所以这种“仁政”也就只有糜竺自己能实施了。

  ……

  十一月初九这天,把民政事务全部安排明白后,李素私下里找到糜竺,跟他说了最后两件注意事项。

  “子仲兄,上次我跟你说的,帮子义立军功、升别部司马,制衡徐荣之事,可要抓紧了。”李素开门见山如此敲打。

  跟徐荣共事了大半个月后,糜竺居然都有些放松警惕,大大咧咧地说:“我看徐都尉也是秉公之人,我已经陆续以神兵宝甲名马金帛结纳其心,还送了他几个美婢,他跟我最近关系很不错了。”

  李素摇摇头:“这还不够——我不是要你防徐荣本人,如果只是要徐荣自己不生异心,这当然够了,因为我看得出来,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对于当一方牧守没有野心。

  但是,要提防的是陛下垂危之后,将来主少臣疑、君侧有弄权奸佞乱命。若是到时候有朝廷乱命到此,你可能保证徐荣不听朝廷的新诏?”

  “主少臣疑?这倒是不可不防……”糜竺沉吟道。

  这话题尽管有些大逆,但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