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5章 奇巧淫技_回到三国做刘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三国做刘禅18.18xs.”查找

  “陛下,这镜子真是黄夫人做的,宫里的姐妹整日都到科技馆排队,臣妾好不容易才弄到一块呢。若它真有毒,这也太可惜了!”

  “陛下,臣妾将它带在身边已有两个多月,并没什么异样啊,它怎会有毒?”

  “陛下,宫里姐妹用的镜子,全都是暗黄色的铜镜,只有皇后的铜镜才是银白色,这些镜子都比较模糊,完全比不上黄夫人做的玻璃镜,这真的有毒?”

  王贵人和貂蝉叽叽喳喳地表达不满,刘闪又仔细地观察一阵,并仔细回忆着宫里嫔妃使用的镜子。

  这些镜子都是铜镜,它的成像效果也很棒,远远超过了刘闪对铜镜的认知。并且,这些镜子的装饰工艺简直是巧夺天工,完全就是一件艺术品。

  在刘闪看来,这些镜子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本身的使用价值。经貂蝉的提醒,刘闪想起张皇后寝殿中的铜镜,它确实是银白色,成像效果也高于普通铜镜。它应该是在铜的表面镀了一层特殊的反光物质,很可能是一种“合金”,经过打磨之后就成了白色。

  当然,刘闪并不知道:在一千多年后的收藏界,那些收藏家将汉、唐时期出土的普通铜镜称为“黑漆古”,而银色的铜镜则称为“水银沁”。所谓“水银沁”,是指这枚铜镜曾用“锡汞齐”镀了铜镜的表面。

  其实,自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候,冶金中已经逐步使用了“合金”。工匠将各种合金称之为“齐”(jì)。战国《考工记》里的“钟鼎之齐”、“斧斤之齐”,“鉴燧之齐”等等,都是不同的合金工艺。

  比如,与水银熔化后的合金就称为“汞齐”,金与水银的合金称之为“金汞齐”、银与水银的合金就称之为“银汞齐”等,锡与水银的合金就称之为“锡汞齐”。

  普通的镜子都是黄铜打磨而成,时间稍长之后,由于表面的缓慢氧化,它会逐渐变成乌黑色,所以,这种铜镜需要专门的工匠经常打磨维护。

  然而,镀了一层“锡汞齐”的白色铜镜,它的成像效果比普通铜镜好得多,也不用经常维护打磨。

  若是翻阅古籍,可在《淮南子·修务训》中找白色铜镜的制作方法:“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旃,鬓眉微毫可得而察。”

  这话的意思是说,铜镜刚做成毛坯时,它只是一个“朦然”之物,还不能够当镜子使用;当在镜面上“粉以玄锡”,再用白毡摩擦打磨之后,镜面就可清楚地映照人的影像。

  这大概是“锡镀铜镜”制造的最早记载,其中的“粉以玄锡”,“粉”字应该是动词,“玄锡”就是指的“锡汞齐”。

  当然,铜面镀以“锡汞齐”,打磨之后的效果可比普通铜镜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