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w⊙w⊙W⊙L⊙w⊙x⊙s⊙O⊙R⊙g第160章小说网⊙ORG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财致富,为大明服务。

  老资格尚且如此,新来的竟敢不服从管理,不守纪律,各种挑事,不是找揍还能是什么?

  初犯,揍。

  再犯,继续揍。

  屡教不改,撤了拳头上刀子,用刀背拍,死不了。

  不服?

  好,狼牙棒招呼。

  几次下来,大宁垛集来的壮汉们全老实了。

  操练屯田,巡视边防,建造地堡工事,一点不含糊,比出身贴户的边军都积极。

  孟见壮汉们表现不错,军饷之外,提前发了红利。

  牛羊,钱钞,布帛,香料,按照人数下发到旗中,军官和头领还能多得一份。数量比不上老资格的边军,却足够新来的壮汉们吃饱喝足,顺便改善一下部落中的生活。

  大棒和甜枣并行之下,大宁边军-系统-一片-和-谐,别处卫所时常出现的满帆,基本都被消灭在萌芽之中。

  对此,孟很是泰然。

  饷银给足了,拳头摆出来,利害关系一清二楚,脑子进水了才会继续走在刺头的大路上,一去不回头。

  大宁的成功,其他边卫想仿效,却很难实现。

  首先,没有兀良哈这样的老资格,少了把锋利的刀子。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大宁太有钱。

  自兴宁伯成为大宁镇守,往日荒凉的边塞之地,接连孵出了一只又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夏秋两季互市,时常有新产品问世的大宁杂造局,随郑和出航的海船,都为大宁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近期还有包着头巾,做异域打扮的大食商人出现在大宁,带来的货物不多,却足够引人注目。

  大宁如此附于,引来了取经的队伍,也招来了觊觎贪婪的目光。

  无奈,孟提前打点好了皇帝的内库,又有国公爷和亲王做依仗,加上宦官个和锦衣卫之友的名头,敢打他主意,无异于是向天子的库房伸手。

  不是找死,胜于找死。

  歪心思动不了,只能脚踏实地的学习。

  到大宁取经的镇守越来越多,北疆各卫也迅速发展起来。但要达到大宁的高度,难度不下五颗星。即便是朱高煦镇守的宣府和朱高燧就藩的开原也做不到,其他边卫就更加困难。

  孟可以大把洒钱,用大棒和甜枣的策略让壮汉们心服口服,换成其他人却会挠头。

  于是乎,除大宁之外,分到各地的壮汉们越多,边军战斗力飙升的同时,问题也越多。累积到一定程度,报到皇帝面前,朱棣不再犹豫,拍板决定,大舅子带薪休假的时间够长了,应该回来上班了。

  洪武年间,徐辉祖曾同朱棣一起在北平练兵,尝居北疆十余年,同北元打交道的次数不比朱棣少。

  论马上战,两人不相上下,比练兵,徐辉祖敢言第二,朱棣不敢言第一。

  沈瑄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于练兵也颇有见地,同徐辉祖比起来,却只有乖乖做学生听讲的份。

  为安定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