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不着。

  让他监督造房子?这是抢工部差事。

  总不会让他到鸿胪寺做官吧?

  孟眉头皱了起来,永乐帝很快解开了他心中的疑团。

  最不可能的答案成为了现实,皇帝的确计划让他武代文职。

  由于北京行部正人才紧缺,大批量的补充人才要等到明年三月殿试之后。从应天调派也不现实,人调来北京,南京怎么办?暹罗,安南和占城的使臣还住着没走,总不能晾着不管。

  所以,拆东墙补西墙是不可能了,北京鸿胪寺和会同馆目前的情况是,办公场所有,人员没有。

  北京行部挤不出人手,兼任也不成,停职留薪的孟撞到了朱棣手里。旁人都忙,就他闲着,还有应对兀良哈的经验,就是他了!

  看似不合规矩,却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毕竟,也没有哪部成法规定官员不能兼任。

  最显著代表,明朝内阁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前者正五品,后者正二品,兼任六部尚书不过是为内阁成员增加政治-资本,论起在朝堂中的话语权,正五品压过正二品,更不合规矩。但朝堂就是这般运,没人出声反对。

  永乐帝敕命出口,孟脑袋嗡了一下。

  复行后军都督府佥事,仍镇守大宁,多少在意料之中。但代掌会同馆,兼任鸿胪寺左少卿?

  行后军都督府佥事是正二品武官,鸿胪寺左少卿却是从五品文官。

  文武兼任?

  不单是简单的跨级,还跨界!

  文官从军,叫男儿气概。

  武代文职,那叫捞过界。

  预期朝中文官可能出现反应,想想任职期间可能出现的状况,孟十二郎顿时泪如雨下。

  演技都不必了,面条泪挂在脸上,怎么看都是无比“激动”。

  “臣……谢主隆恩。”

  不谢恩还能怎么着?

  被皇帝囫囵个的架到火上烤,谁敢往下跳?

  胆敢不从,跳下来也要被切片下锅涮,还不如老实被烤。

  孟很识相,万岁喊得响亮。

  永乐帝很满意,道:“鸿胪寺左少卿一职,卿只是暂代。待送走鞑靼瓦剌使者,朕另有安排。”

  简言之,什么时候把鞑靼和瓦剌的使者送走,什么时候才能卸任。

  一直不走,爱卿就一直暂代吧。

  听到朱棣的话,孟拼命咬牙,好悬没吐出一口血来。

  该说永乐帝知人善用,还是无血无泪的封建主资本家?

  甭管怎么说,好歹也给了个任职期限。

  不着痕迹的磨了磨牙,孟垂首,下拜,拍着胸口保证,一定把鞑靼和瓦剌的使者尽快送回草原。

  永乐帝点头,又道,送回去的时候,最好能暂时解除大明的边患,把草原上的水搅浑。若是能让鞑靼和瓦剌无暇南顾,那就更好了。

  听明白了皇帝话里隐含的深意,孟再拍胸口,大力保证,好,没问题,臣一定拼尽全力!搅浑水,臣在行!

  永乐帝大笑,破天荒拍了一下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