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115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特地将内容透露给了朵颜三卫大小头领。

  头领们很满意,对于天子授官给怯烈帖木儿不再提出异议。

  从怯烈帖木儿那里才能挖出多少油水?顶多把被抢走的牛羊再要回来。找鞑靼要求赔偿就不同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鬼力赤再穷,也是可汗级别,大帐里绝对有不少好东西。

  朵颜三卫不闹腾了,主动返回驻地,秣马厉兵,一天磨刀三遍。鞑靼答应条件很好,不答应更好。

  直接抄刀子去抢,油水才更多。

  如果皇位上还是朱允炆,朵颜三卫绝对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换成朱棣,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游牧民族敬奉甚至迷信强者。

  在这些蒙古壮汉眼中,朱棣是最强的,只要是朱棣麾下的军队,绝对是战无不胜!

  至此,孟设计并着手实施的计划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

  他只想将朵颜三卫的目光从草场上引开,然后再提出开互市,以利捆绑住他们。

  有了永乐帝,高阳郡王和沈瑄的擦手,预期中一定范围内的边境摩擦,很可能会演变为一场大战。

  边军积攒下的火气需要发泄口,朵颜三卫失去的财产也需要找补。永乐帝也可接机将朝中的矛盾再次转嫁。

  马上就要和鞑靼打起老了,立皇太子和迁都,再不是满朝文武关注的重点。

  武官不论,就算是喜欢在朝堂上群殴的文官,面对外敌,也是能暂时拧成一股绳的。

  孟又一次见识到了永乐帝的利害,也刷新了对朝中文臣的认识。

  偶尔不着调,喜欢找人掐架,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上疏弹劾,但在大事上,却不会拎不清,遇到外敌,绝不低头。

  这就是大明的风骨,民族的气节。

  孟曾一度看不上朝中的文臣,尤其是真实经历过靖难,见识过建文时期的朝臣之后。即使嘴上不承认,心中也不免产生一些想法。

  但是,随着阅历的加深,他的这种想法却不断被打破。

  深吸一口气,这就是大明。

  矛盾,却又让人敬佩的历史朝代。

  如果真和鞑靼打一架,那互市还开不开?如果抢下了鞑靼的草场,朵颜三卫是否会北迁?

  孟心中有许多疑问,只能通过书信写给沈瑄。没等到沈瑄的回信,又接到宫中旨意,天子御驾离京城,不日将抵北平。过北平后,还将巡视开平诸卫。届时将驻跸大宁。

  接到这份旨意,孟半天没说出话来。

  永乐帝五出塞外,莫非要提前实现?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