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一声师兄。”

  姚少师?

  恍了一下,孟才反应过来,郑和说的是道衍和尚。

  这么说,郑和已经同大和尚搭上了线,开始为某不-良-门派添砖加瓦?

  想到这里,孟又拿出一封银子,权当恭喜郑和入道衍门下。

  有未来的三保太监挡在前边,大和尚应该不会隔三差五找他探讨佛学了吧?

  郑和接过银封,笑着道谢,随后取出一封书信,递给孟,道:“这是姚少师交代咱家带给给兴宁伯的。”

  看着信封上苍劲的字体,孟无奈叹气,好吧,摆脱-不-良-门-派什么的,纯属白日做梦。

  以道衍的性格,能用十年时间鼓动朱棣造-反,他这点抗压能力算什么?随着大和尚功力不断加深,早晚有一天破防。

  当着郑和的面拆开信封,展开信纸,如果郑和好奇,孟不介意当练嗓子念出来。

  大和尚请郑和带信,本意应该就是让永乐帝知晓。

  功高震主,四个字的分量可不轻。

  不想天子疑心,藏着掖着绝对是最蠢的办法,一切摊开才是聪明人所为。

  永乐帝以道衍为太子少师,想是希望道衍能把这样的道理教给世子。可惜世子不受教,让他不断失望。当朱棣不再对朱高炽发怒,采取漠视的态度冷处理时,才是消磨掉最后一丝父子情分的开始。

  朱棣是天子,也是父亲。

  如果朱高炽不能想明白这点,注定他将来的道路会走得无比艰辛。

  原本,朱高煦朱高燧也活走上岔路,但出了孟这个变数,兄弟三人未来的命运,全都蒙上了一层薄雾。

  道衍的信不长,除了关心徒弟,大多都是督促孟认真学习,好好钻研《易经》。关于朝政,则是一句没提。

  原因只有一个,没必要。

  立皇太子和迁都的事牵扯住朝臣的多数精力,余下时间还要处理公务,整日里忙得不可开交。若没有兀良哈上疏请天子主持公道,其间涉及到大宁是否出兵的问题,许多人都快忘记兴宁伯这号人物了。

  当然,被孟狠下面子的六科给事中不会轻易忘了他,但在当下,有比找他麻烦更重要的事。因此,孟的“悠闲”日子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道衍了解孟,即使不明白写出来,孟也能猜出其中深意。

  所以说,有个聪明徒弟就是好啊。

  大和尚对此相当的自得。

  他承认的徒弟,目前只有孟,郑和还需要靠边站。

  如果不是永乐帝暗示,以道衍的行事风格,会主动和皇帝身边的内侍走动?根本不可能。

  朱棣欲重用郑和,郑和就必须有能力为他所用。只会打仗和察言观色是绝对不行的,外廷的官员也不会指点一个宦官,道衍和尚成了最好的选择。

  孟一边读信,一边同郑和聊上两句,将信上的内容透露给郑和知晓。

  整封信读完,孟笑容依旧轻松,郑和的心却提了起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