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俱备,抬腿坐上去就万事大吉,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完全可以继位,改年号,宣布从今天开始老子就是皇帝,天下都是老子的。跟老子一起靖难的厚赏,和老子对的一刀咔嚓,新皇帝新气象,这就是老子的风格!

  要是真这么个干了,他就不是朱棣,也不会是将大明的国势推向顶峰,震慑海外的永乐大帝了。

  大家都知道朱棣是在端着,如何才能架起让他满意的梯子,就是没能找对路。

  文臣三次上表,朱棣皆不应,最后,连面都不见了。

  站在朱棣的大营前,文臣想哭。当真是没办法了,总不能捆着朱棣推上皇位吧?再说他们也没那能耐啊!

  武将们冷眼看着文臣们蹦跶,很是沉得住气。

  直到文臣折腾了几个来回,燕王仍是不为所动,才联合勋贵一同上表劝进。奏疏内容很直白,也很实际,主题思想只有一个,殿下是皇位的当然继承人,除了殿下,无人能继承皇位。大家是粗人,只认殿下!便是建文帝活过来也哪凉快哪玩去吧!

  最后一句话才是关键,也真正骚到了朱棣的痒处。

  当然,奏疏上不会写得这么直白,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意思却十分清楚。

  武将和勋贵对燕王殿下情比金坚,义比海深。

  殿下,您就顺应大家的心愿,继位吧!

  武将之后,藩王也接连上表,同朱棣结盟的宁王和晋王更是言辞恳切。

  燕王推辞不过,肃然道:“公等如此,孤便返回北平!”

  众人面面相觑,这还不成?

  到底梯子要架到多高,燕王殿下才肯下来?

  能不能给个提示?

  京城的文武闹得沸沸扬扬,藩王们也没闲着,有心人会发现,无论闹腾得多厉害,其中都没有沈瑄朱能的影子。

  燕军中,只有房宽,邱福,何寿等人参与了上表,真正被朱棣视为心腹的将领自始至终保持沉默。

  朱能奉命督造皇陵,沈瑄奉命捉拿出逃的奸臣,徐忠负责京城的安全保卫工,吴杰在攻打南京时中了流矢,卧床养伤,连兵权都交给了两个副将,很有韬光养晦的意思。

  燕王早晚会继位,朝中文武架起的梯子也够高了,仍未点头,不过是时机未到。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四年都过来了,还需急在一时吗?

  首先,建文帝必须妥善安葬。

  其次,列入奸臣名单的必须尽快抓捕,哪怕逃出京城,也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再次,派人去北平接燕王妃和世子入京,顺便把道衍和尚也带来,朱棣还有很多事要同他商量。

  坐在王帐中,朱棣有条不紊的下达着命令。

  此刻,他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静。

  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皇位近在咫尺,只差最后一步,必须做到尽善尽美。例如给朱允炆修造的陵墓,外观一定要大气上档次,必须让世人知道,做叔叔的没有亏待侄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