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十六节 装甲行星_英仙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星的水平。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所有地外生物中全都是碳基生命。无论是“太极”行星奇特的“大圣金箍”上的森林生态系统,还是“新拜占庭”行星的海洋生物链,都完全可以用地球生物学的经验和理论解释。

  尽管罗辑上和一些不为人类主流意识认可的理论并不否认非碳基生命的可能,但是基于近千年来的星际探索,绝大多数科学家已经不得不拜服在“碳沙文主义”的大棒之下。

  然而单凭行星表面的低碳,并不能武断地推论这是一颗不可能存在碳基生命的行星。因为行星表面之下仍然充满了迷团。

  早先的登陆中,轻型的钻探设备无法深入行星地表海拔之下一百米之下。在地下一百米处,合金钻头好像碰上了无比坚硬的东西,停滞不前,并且严重磨损。而高能激光束,也无法再向下烧灼,所有的能量都被一百米下的物质吸收。这种神秘的现象令到又一次登陆的人类科学家,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地下的更深层次探索上。

  伯恩斯坦很快就组织了大部分人马,带着机器人和各种重型设备,下到登陆场所在的平顶山下。

  在山的东北面有一段地势平缓的宽大河床,上面布满了表面光滑的鹅卵石。这些鹅卵石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这颗星球上存在过大量流动的水。但新罗马帝国的科学家暂时放下对已经看不见的水的兴趣,在河床上清理出一片空地,竖起钻井,准备弄清楚一百米的钻探极限。因为如果弄清了地下的神秘物质,也许就可以找到水消失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认识这颗星际行星的构造。

  然而,令科学家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科考队仍然没能钻透地下一百米,确切地说,这次只钻到了八十七米多一点,因为钻探的溪谷比上一次钻探的地方低,也低于这颗行星的平均海拔近二十三米。这个星球的表层之下似乎有一层人类现有技术还无法穿透的物质。

  内心充满疑惑的科考队领队乌尔夫·伯恩斯坦不得不向指挥官姜子钺提出新的勘探计划。

  “您的意思是要进行全球范围的人造地震测试?”听了伯恩斯坦的简述后,姜子钺问道。

  “是的,少校。我计算过了,以最小威力的爆炸等级来计算,需要在全球万千个面积均分点上埋设炸药。所以我需要你的人帮忙。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查明地表之下那层无比坚硬的物质的分布情况。”

  姜子钺犹豫了一下,又问:“教授,目前您对这种物质的分布情况有什么想法吗?”

  “我怀疑这种物质构成了这个行星的一个地层。”

  “您的意思是这种物质包住了整颗星球?”

  “是的,我是这么猜想的,但是没有证据。这种物质连地震波都能屏蔽,所以做一个全球范围的地震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