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那一星半点的银钱,校尉们根本不在乎,而逮获贪渎者却能成为晋升的资本,所以这一点朱由检还是很放心的。

  对于这次骚乱相关人员的处置以及命左都御史李邦华为钦差、全权处理相关事宜的圣旨由李二喜发到了内阁,之后很快便会被紧急送往在济宁府一带的李邦华手中。

  对于这次妥善处置了数府罢市行动的锦衣卫立功人员,升赏是题中应有之意。

  李若链擢为左都督衔,晋同知锦衣卫,仍兼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

  经过这次拔擢之后,李若链成为锦衣卫内仅次于骆养性的第一人,甚至权势比骆养性还要大,北镇抚司镇抚使可是管着侦缉和诏狱的。

  其他立功人员的升赏交给李若链就好了。

  目前的锦衣卫内分为了三派:都指挥使骆养性和同知刘应袭是一派,同知齐昌国和指挥佥事、南镇抚司镇抚使黄涪是一派,李若链则是自成一派,也是卫中实力最小的一派。

  朱由检就是借机让李若链拉拢人心、扩充并壮大自身实力,以便更好的与其他两派相抗衡。

  三足鼎立的锦衣卫更便于掌控,不能让这柄利刃成为一言堂,三派之间的相互制衡和牵扯对朱由检是最为有利的。

  圣旨发出后的第三天,卸任凤阳巡抚、漕运总督一职的陈奇瑜抵达京师,随即递本入宫请求陛见。

  站在朱红色大门前的陈奇瑜负手而立,心中感慨万千。

  自从车厢峡之役功败垂成被逮治入狱后,心丧若死的他无数次在深夜里喟叹不已,他在恨那些贪图贼寇钱财、怂恿蛊惑自己纵敌返乡的小人的同时,也对自己志得意满之下的忘乎所以悔恨不已。

  身在诏狱的他已经想到了自己的后果,或是被钦命斩首以戒后人,或者是被罢官免职白身归家。

  而相比起丢官去职成为平民来说,陈奇瑜宁愿被皇帝下令斩首示众。

  内心骄傲的他,根本接受不了惨然返乡时邻里乡亲那种幸灾乐祸的眼神和议论,一想到他后半生就要和这群土里刨食的粗汉成为同一阶层之人,那种羞愧难当的感觉让他无数次起了自尽的念头。

  天可怜见,没想到陛下竟然有如此大度的胸襟和魄力,不仅特旨将他赦免出狱,并且将二品大员的高位赐赠给他,并在口谕中嘱他吸取教训、再立新功,这种再造之德,他陈奇瑜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三哥,府中都已安排妥当,这一路旅途劳顿,还请三哥入府沐浴歇息;小弟已安排厨娘准备饭食,现下已是申时许,待三哥沐浴更衣后正好用饭!”

  在接到回京任职的圣旨后,陈奇瑜便打发陈奇之和陈奇帆提前回京早作准备。

  陈奇之负责在京师将御赐的宅邸修缮好,添置家具、雇佣仆从婢女等等琐碎之事。

  而陈奇申则要返回山西宝德,去将陈奇瑜的老娘和家眷接来,这其中也包括他的胞弟陈奇帆一家。

  陈奇瑜已经打定了主意,将来致仕后也会留在京城,不再返回老家宝。,待找寻合适的机会,将父亲的坟茔迁来,将来老娘归天后便和父亲安葬在一处。

  陈家二房从此之后将在京师开枝散叶,除了祭祖之外,无事不再回宝德老家。

  自己的亲弟弟奇帆在老家侍奉老母多年,始终未曾出仕,陈奇瑜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弟弟谋一个好职位,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弟弟的愧疚和感激之情。

  至于陈奇之和陈奇申这两位族弟的安排,一是要征询一下两人的意见,二是要寻找合适的时机,两人跟随他上任至今,也积蓄了不少财产,安排官职一事倒也不急。

  陈奇瑜已经考虑过很多次,现在大明境内各行省整体上已经趋于平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这次回来后将不会再被皇帝派遣到地方上去了,刚过五旬的他至少还有十几二十年需要在京师渡过,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不获重罪。

  “唔,请求陛见的本子呈送也无?”

  陈奇瑜便问便迈步上了台阶,从大开的正门步入家中。

  “已经呈送进宫,三哥放心!”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