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智商,自己差远了。

  宁夏镇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这里已经是朝廷忽视多年的地方了。

  最近二十年间,朝廷的目光集中在辽东和流贼身上,对于防御蒙古部落的宁夏镇早就没了兴趣。

  蒙古各部已经式微多年,对大明构不成什么威胁了,那些数代戍边的边军就成了鸡肋般的存在。

  但宁夏镇的边军可是非常强悍的所在。

  历史上剿灭三藩作乱的,正是满清的甘陕绿营,而这些强兵大多来自与宁夏镇以及延绥镇。

  孙传庭肯定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以封疆重臣的身份前去解决问题。

  以身份约束将领,以重兵压制边军士卒,清除军中的不稳定者,再辅以充足的粮饷,收拢军心民心,打造出一支敢战之兵,这应该就是孙传庭的计划。

  现在就等着洪承畴的战报了,两万余精锐对付羽翼未丰的李自成,应该不在话下。

  关键是别让那位后来的义军总瓢把子逃出生天,他可是有名的打不死的小强。

  想到延绥镇时,崇祯的脑海中闪电般划过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

  郑崇俭!

  自己怎么把这位老倌儿忘了?

  这位孙传庭的乡党也是相当牛逼的人物啊。

  穿越近两年,自己满脑子都是李自成、张献忠,孙传庭、洪承畴,怎么把这位大叔给忘了?

  延绥巡抚相当重要,延绥镇边军对陕北流贼构成了直接威胁,可怎么一直没听到郑崇俭的动静呢?

  不行,赶紧派人去延绥镇。老头年纪不小了,虽然去延绥镇不到三年,可边镇苦寒之地,条件极为恶劣,得派个太医去看一下。

  还有粮饷,军械,都得遣人送去。

  延绥镇的边军要重整,以郑崇俭的能力没有问题。

  宁夏镇和延绥镇的边军重建应以骑兵为主。

  大明除了辽东有数万骑兵,其余的将领手下多是缺乏战马和骑兵。

  像曹变蛟这样酷爱游击作战的勇将,手下最多时也只有一千骑兵。

  这两处边镇靠近蒙古,战马资源丰富,并且会骑马作战的军卒非常多。

  只要粮饷充足,两镇各自招募起一只上万的骑兵应该不难。

  要是还想增加骑兵人数,不是还有边墙外的蒙古人吗?

  现在的大明都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更别提野蛮粗鲁愚昧的蒙古部落了。

  再说大明自建国起就有招募蒙古人参战的先例。

  早期的明军里有非常多的蒙古人,而且这群加入明军的蒙古人,在征讨自己同胞时,下手毫不留情。

  这个传统其实一直保留下来,只是这些年朝廷财政窘迫,没有多余的开支用于招募异族参战。

  现在自己有钱了,这个光荣传统更要发扬光大。

  建奴现在的蒙古八旗,基本以科尔沁蒙古部落为主,还没远涉到西边招募土默特等部落。

  也就是说,建奴现在并未彻底征服蒙古。

  贼可往,我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