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九章:剑指襄阳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流寇来夺取他们无比熟悉的城池。

  襄阳被围太多附近的文官武将都知道凶险,万一城池被流寇攻破襄王有个好歹不知多少人会人头落地。

  现在来了一支百战百胜的“红旗军”,文官武将当然安心不少,王府长史不断催促黄汉前往襄阳解围,南阳知府不敢怠慢,咬咬牙给了足两千石粮食五百石马料。

  历史上的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相助粮食两千石,并且设宴为东平侯壮行。

  黄汉心里有数,襄阳被攻破那是七八年后的事情,为此已患重病的杨嗣昌惊惧交加而死,这一次献贼根本打不下襄阳这座城高墙厚的坚城。

  敌情不明,没有必要玩突袭,稳扎稳打即可。

  黄汉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提防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等等这些流寇队伍的中坚力量,他相信集中所有的正兵、卫所军、杂役齐头并进,不取巧就不会弄巧成拙。

  纵观天下也不会有哪一路人马能够把兵精粮足的“红旗军”两万人马围而歼之,只要击溃围攻襄阳的流寇,救援封藩的大功劳就到手了。

  接下来就可以再往南追逐流寇,堂而皇之进入米粮充足的湖广过年水到渠成。

  届时接到命令的“日月海运”船队会赶到荆州附近的江上待命,再联系雇佣几百艘在长江上往来的船舶运送流民就不存在任何困难。

  毕竟长江水道最是繁忙,船舶总量究竟是几万还是十几万没有人能够说得准。

  利用船舶沿着长江顺流而下送人的效率最高,那些一直从河南跟到湖广的老百姓可以乘船去南通州转大海船去宁远或者辽南。

  正瞌睡,有人送枕头,黄汉怎么可能拒绝。

  他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王府长史,“红旗军”虽然远道而来,但是不修整,继续南下救援襄阳,使得这位正五品文官感激涕零。

  长史跪下赌咒发誓,只要护得襄王周全,届时王爷一定会厚赐钱粮犒赏三军。

  见有人解燃眉之急,南阳文官武将终于露出了笑脸。

  知府和一干官员拍胸脯保证,东平侯丢在南阳城外的几万难民不会无人问津,每天每人给两碗粥吃能够保证。

  这几万难民经过了每天行军五十里的淘汰赛,心智不坚定的,体力不行的,被家小严重拖累的都掉队了。

  现在这些人在“红旗军”管理下有了组织架构,超过五千青壮年被编组成为了拥有白蜡杆长枪的乡勇,刘在旗的武装宣传队直接领导这些人。

  这些流民沿途州府都要提防,不可能准许他们久留,黄汉只不过是因为军队要跟流寇交战,让他们晚几天跟上,尽可能避免遭遇兵祸而已。

  刘在旗带领难民们修整三天后继续上路追赶大部队,此时大战肯定结束了,他们遇上被击溃的流寇可以率领乡勇自卫。

  黄汉自认为人马不具备在襄阳城下围剿如此之多流寇的条件,仅仅能够确保击溃他们争取多斩杀一些老贼。

  他采取集中兵力按部就班推进的策略,两万余人马携带辎重依旧一天前进五十里的速度前进。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