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江南明秀_王朝伪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怪都长的这么清丽脱俗,江南果然是出美女的地方。将来朕要是巡视江南,一定带你们回去看看。”

  听了我的话,萧玉和翠儿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忙向我谢恩。

  我趁热打铁的问道:“你们都是十多岁进宫,应该还记得家乡的样子。你们说江南和京城比,哪个更好?”

  “奴婢从来没出过宫的。”萧玉小心翼翼的说道,她总是这么谨慎。

  相比而言翠儿就大胆多了:“皇上,奴婢坐轿子进宫的时候掀帘子偷偷看了看京城的大街。嗯,您别责备奴婢,京臣还不如苏州繁华呢!”

  呵呵,这两个丫头!不过她们各自都有让我喜欢的地方,萧玉心细如丝,翠儿却又天真活泼。不过翠儿的话还是给我流下了很深的印象,嗯,京城还不如苏州繁华,那就应该更比不上杭州了。当下无话,梳洗完毕后我便去了御书房。

  在御书房里,户部尚书方明德把几个月来各项岁入的汇总折子呈给我看,因为有了前面翠儿的话做引子,我特别注意了江南各道的情况,这一看还真看出了名堂,江南各地不管是哪方面的税收都占了总税收的六成以上,完全盖过了江北。在商税一项,江南更是占了十之七八。

  “这江南果然富庶,朝廷有此宝地,各项开支便不愁了。”我自言自语的说道。

  方明德凑过来看了看折子,抬头说道:“皇上,江南所以富庶,乃是因为少经战乱、多年积累所得。当年金兵南下,宋朝高宗偏安江南,大量北地人避乱南迁,从那时起江南便渐渐比江北富庶了。唉,江南的富庶实在是因为数百年战乱苦害了北方百姓所至。”

  噢,这段历史我还是知道的,中国战乱大多集中于北方,这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重要原因,不过根据现在的时间……

  “各位议事大臣哪一位家是江南的?也给朕说说江南的情况。”

  在御书房伺候的康大和、方明德、刘有光相互看了看,康大和道:“皇上,兵部史景隆是余杭人,不过皇上要了解江南情况何需非得找江南人呢?就臣了解,江南各地之所以富庶,不但是北民南迁所至。这江南与北方不同,多的是水田渔乡,河汊纵横,最不缺的就是水,所以不想北方如此患旱灾,历年风调雨顺,百姓自然富足。至于这当官的嘛,皇上恕罪,江南官员多些油水这是众所周知的,各官若是能放个江南的缺,那是要烧高香的。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臣看江南人性情倒比北地人温良,似乎并不在乎这些。”

  康大和说来说去,一个意思就是说官场的一个通病,那就是跟着银子“走”,这说起来是贪墨,不过有些事也是没办法的,朝中一品大员年俸不过三百两,下面那些官员又逐极减少,到了六七品,已经只有几十两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