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4章 一疏扬名(下)_盛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对方不段强大的养料。

  而更关键的是,随着这几个部落的消亡,鞑靼部的势力更是锐减,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形势变得越发不利,甚至有一些自知不是对手的鞑靼部落还借机彻底倒向了瓦剌,两部间的差距已彻底拉开。似乎只要也先一声令下,大兵起处,征服统一草原,成为新一代成吉思汗的梦想就能实现了。

  而当这一草原上的变故被大明的细作传回京城时,满朝官员都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虽然如今的大明朝自认为已入鼎盛之期,远不是那偏安一隅,朝不保夕的南宋小朝廷可比,可面对北方的这个不断强大起来的外敌,众人还是心存忌惮。真担心他们会像几百年前的那些祖先一样,再次挥兵对中原发起攻击,到时自然就是一片生灵涂炭。

  这一论调在朝中盛行时,陆缜那份刚被明发的奏疏里所提到的第三点也就更加被人所重视了。

  因为在陆缜的奏疏里,也提到了要提防瓦剌的不断强大,说不定在他们积蓄了足够强大的实力后,便会觊觎富饶的中原天下,犯我大明边地。

  面对这一推断,陆缜也给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那就是以守为上,只要坚守边镇,不给蒙人已可趁之机,则对方的威胁便可减到最小。

  同时,他还提出了以商战代替兵战的策略。通过开设榷场,用草原上所稀缺的一些物品,比如茶叶丝绸,精美的瓷器等等物品来和蒙人进行交易,从他们手中换取毛皮和牛羊马匹,自然就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消耗蒙人的实力,削减其骑兵对中原的威胁。

  他奏疏里所提到的第一点应对之策,自然是针对明年即将出现的那场主动出击而论。倘若能早早就在天子心里埋下念头,让他觉着守比攻更有利于大明对敌,或许等到那时,当王振再次怂恿他御驾亲征,出兵北伐时,朱祁镇就会有所犹豫,甚至改变初衷了。

  至于第二个对策,却是陆缜当初多年在一些历史论坛里泡着所得出的结论了。

  蒙人为什么总是要进犯我大明?还不就是因为大明富饶而草原清苦?即便大明确实曾开设了不少的榷场,但所提供的货物也不是太多,而且价格极高,远不能满足草原上牧民们的需求。

  所以要想对付他们,还不如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已低一些的价格换给他们。同时,再把一些如今年代的奢侈品也用同样的方式出售给他们各部落的族长酋首,让他们彻底堕入到大明的温柔陷阱中,心甘情愿地拿族中最要紧的牲畜来换取丝绸等好东西。

  当草原上的人的斗志再不如当初般强盛——毕竟以前要靠拼杀冒死才能抢掠来的粮食盐巴等物可以通过简单的交易就搞到手,同时原来压制明军的倚仗骑兵因为马匹的缺少而再难有当初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