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第一道难题_盛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得到陆缜允许后,田焘方才步入房中,小心地坐在了下首处的一张椅子上,先是寒暄了两句,这才入了正题:“其实下官前来,是有一件难办之事,希望大人能帮着解惑。”

  “却是何事?”陆缜看了对方一眼后问道。心里隐隐生出了些感觉来,显然对方这是要开始发力了。

  “其实大人你之前在广灵为官,对我们大同府各州县的情况也该是有所了解的吧?”虽然是一个问题,但田焘并没有等着陆缜给答案的意思,而自己作答道:“山西土地本就不甚肥沃,道路又多崎岖,还有外患在侧,故而一年下来的税收就总是有所短缺。”

  陆缜闻言稍稍皱了下眉头,但还是确认地一点头:“确是如此,本官几年前在广灵知县任上时,也曾为税收,尤其是粮税一事头疼不已。”

  他这话倒不是假的,此时的大同可还不是几百年后靠着煤炭混得风生水起的资源大城,再加上有蒙人虎视在旁,确实可算是大明几个贫穷的省份了。而且,如今在还没有施行一条鞭法的情况下,大明的税收还很是繁杂,不单要交银子布匹什么的,粮食更是必不可少的交税之物。

  要说起来,这交税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本就土地贫瘠如山西这样的地方来说,其实很大一部分是靠着从其他省份买来再交给朝廷的。而这么一来,粮食的价格可就高了,即便如湖广等产粮之地没有坐地起价,可添上往来的路费,就要远远超过原来的粮食价格。这对本就贫穷的山西各州府县来说,就更是一笔重担了。

  正因如此,地方上就格外倚重那些手里握着大量不用交税土地的大户们,这也是那些所谓的士绅们能在许多时候可以与官府平起平坐的关键所在。

  而当陆缜把话题引到这上头时,田焘的眉头就锁了起来:“这正是下官今日来见大人的关键所在了。我蔚州如今是个什么局面,想必大人也早已掌握了。或许还有一些其他的大户人家手有余粮,但真要说起来,王家才掌握了大部分的粮食……”其实有句话他还没细说呢,那就是,其他那些所谓的大户人家,也得仰王家的鼻息而动,若没其允准,他们是不敢把粮食售予官府用来交税的。

  “其实这几年来,我们州衙也确实是靠着从王家购买粮食才能向朝廷交差。不过今年,情况却有些不同了。”田焘又继续说道。

  “却有什么不同?”

  “今年的雨水不足,寻常地里的庄稼都欠收,就是那些广有田地的大户人家,为了自身生计,以及明年的春种,也无法给官府准备多少粮食了。所以,我们州衙便只能把一切都着落到王家的身上。”

  “竟是这样么?”陆缜略一沉吟,便已明白了他话中之意。

  以往,虽然州衙也要靠着王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