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九章,革命(5)_1855美国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地租金,就足以承担一切的政府开支,并提供所有的政府服务了。他保证,除了地租之外,其它的任何玩意儿都不收。当然,先不说孙先生的经济学水平如何,反正这一套,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喊得很响,但是在后来他控制住广东之后,可是从来没实行过,就像他的那个十万英里铁路计划一样。而他的后来者常凯申,即使转进到了台湾,在美国的资助下完成了“土改”,搞出了土地国有,也还是没能实现孙先生只收地租不收税的宏愿。而自称是孙先生的继承者的土鳖,搞出了著名的“土地财政”,但是还是没做到不收税。估计当年孙先生说这个,也就是出于宣传考虑罢了。

  有了孙先生的榜样,光复会自然也得有所表示。尤其是在他们和同盟会分道扬镳之后,他们自然要有自己的说法好吸引支持了。孙先生的政府不收税计划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基础上了,而光复会一向是反对土地国有的,(在同盟会那边,驱逐鞑胬叫做民族,建立民国叫做民权,平均地权叫做民生,合起来就叫做“三民主义”,而光复会只要求驱逐鞑胬,对于民国并不感兴趣,甚至觉得专治也许更好,至于平均地权,他们更是明确反对,以至于被戏称为“一民主义者”)自然不会搞地租代税的那一套,但是他们此前和同盟会没分家的时候,也是承诺不收税的,这种宣传手段调门一高了,就很难降低下来,结果就变成了土地固然是不能国有,但是税收也是不能收的。当然,这绝对是没有任何可行性的,光复会的高层人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这一段时间忙于起义准备,这个问题也就没人去管了。说到宣传,光复会在这个方面确实很不怎么样。

  如今如果突然要收税,先不说失信于天下的问题,而且,光复会也根本就没有收税的能力。光复会没有那么多的人手,能控制地方,把税收上来,而原本的满清的那套体系,如果让他们去收税,先不说他们会不会中饱私囊,最后交上来的能不能保证有总量的十分之一的问题,就目前来说,这套系统在革命中瘫痪掉了,重新把它建立起来也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的事情。

  于是在和徐锡麟秋瑾商量过后,最后,陶成章决定先向美国人聘请一只小部队,并预定一批火炮和弹药。他们还附加了一个条件,如果军火运到的时候,局势变化了,他们已经不需要这些军火了,那太平洋行可以帮他们将这些军火代销出去。当然运费呀折旧费呀还是要由光复会出的。

  ……

  随着秋瑾带着光复会的精英抵达安庆,安庆的状况有了一些好转。老实说,光复会的那些精英会员接受过一些军事训练,这些时间长度只有不到三个月的训练放在西方国家,只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