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九章,以慈善的名义_1855美国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的老街坊,也都以“麦克唐纳先生”而不是“史高治”来称呼他。至于他的父亲老约瑟夫,自然就升格成了“老麦克唐纳先生”。甚至还有人说,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位约瑟夫木匠养育出了一位神圣;而如今的这位约瑟夫皮匠,虽然要差一点,但也养育了一位圣人。

  不过,建造这所医院,可不是专门用来刷名声的。这所医院有着重大的使命,那就是给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试验药物。

  七月底,史高治回到美国之后,不到一个月,麦克唐纳化学和医药公司就完成了两种新药物的研发。这两种药物在后世都鼎鼎有名,它们就是二乙酰吗啡(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冰毒)。在原来的历史上1874年化学家韦特首先合成出了海洛因,最开始仅仅作为手术麻醉剂使用,此后到90年代,德国的拜尔公司,发现这东西对于几乎任何的身体上的疼痛不适都有极强的缓解作用,于是将把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神药推向市场,并大发其财。(这还是在拜尔公司根本就没有海洛因的专利的情况下。而现在,史高治手中可是有着这东西的全套专利的)

  在处理这两种药物的时候,史高治采取的手段和当年拜尔的手段并无二致。

  首先,在药品试验阶段,因为海洛因是吗啡制品,而当时,人们对吗啡的成瘾性已经很清楚了。所以,要想让这种东西大卖,最后买到像历史上那样以单一药品占据全世界所有药品销售总额的百分之五点五以上,就必须要让人们相信,这东西是不会上瘾的。当时拜耳公司的办法是这样的:首先每粒药丸都做得很小,里面海洛因的总量都被严格的控制了,而对用量也标注的很少。其次再采用一些缓释技术,使得药品中的海洛因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减慢。这样一来,当海洛因进入大脑之前,在人体中就代谢掉了不少,然后在各种试验中,成瘾性自然就不明显了。当然,如果有人一定要大把大把的吃药,那出了什么反应,就不关麦克唐纳化学与药品公司的事了。

  依据另一时空里的拜尔公司的经验,贿赂医生,对于推广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当年拜尔为了推广海洛因,给每一个为病人开出拜尔生产的海洛因的医生开出高额的回扣,金额甚至达到销售这种药品利润的两到三层。(这一招,葛兰素?史克公司前不久还在用。)为了回扣,医生们疯狂的给各种病人开出海洛因。什么?感冒了?好办!来一盒海洛因吧。什么?发烧了?没事儿,来一盒海洛因吧。什么小孩子晚上睡觉睡不好?没事儿,来一盒……靠这一招,海洛因的销量几乎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这样的成功经验,史高治又怎么能不加以效法?

  在“救恩”医院里,新的药品“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