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一章 ,解决方案_1855美国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易忘记。据后人记载,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眼看就要打起来了的时候,深知北洋水师和淮军虚实的李鸿章力主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因为他知道,此时和日本交战,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而此时,作为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则一力主战,虽然此前,以他为代表的“清流”将海军军费抠的死死的。但他们却起劲的宣称:“日本国小不足平,当能一鼓荡之。”甚至当有人对翁同龢提出兵凶战危,恐怕打不赢的时候,翁却说:“正好借此机会让他(李鸿章)到战场上试试,看他到底怎么样?将来就会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容闳自然也是知道朝中的一些人和李鸿章不对付,甚至一直在拖他的后腿的。不过,这件事情事关国家安危,所以他还是说:“小弟也知道此时不易,只是这条办法若能实行,对国家最为有利。而且,中堂大人,美国人帮我们建工厂相比英国人,却又有一大便利。”

  “哦,什么便利?”李鸿章问道。

  “我国兴办洋务以来,也兴建了不少的工厂。但是其中的技术人员,一直都是洋人。我国虽然也想要从洋人那里学习技术,但是却困难重重。但是美国的这间造船厂却是大大不同,因为美国人同意,这里面的大部分技术人员都将是华人。”容闳立刻回答说,事实上,美国人的这个建议也正是让他特别喜欢这一方案的原因。

  “都是华人?”这一点倒是让李鸿章相当的惊讶,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有不少人都被那些美国人留了下来。你说的是这些人吧?”

  “正是。大人,这些人其实当年留在美国,也不过是想要完成学业。他们对于我大清其实还是有感情的。若是让这些人回来,相比使用洋人员工,却要方便不少。一来那些洋人,与我国工人言语不通,中间要靠通译,翻译起来多有错漏,不如直接用他们来得方便,也省掉了雇佣通译的开支。二来洋人每每挟技要挟。也不肯真正把技术传授给我们的人。如今如果有了他们,自然就能避免这些弊端。我听说日本这些年送了大批的学生到海外留学,所以日本国内工业展很快,如今岁入已经和我们相当了,军费更是远远过我国。,我们或许……”说到这里,容闳又想起了让自己失望郁闷的事情了。

  “且不说这些了。”李鸿章也叹了口气,“美国人还有其他的计划是怎么样的?”

  “美国人还有个变通的办法。”容闳说,“智利国将在未来的几年里为智利海军订购一批新式军舰。目前正苦于没有资金。麦克唐纳财团愿意给智利国提供贷款,当然,条件是智利人必须想麦克唐纳财团指定的船厂购买军舰。另外还需要可靠的担保。如果大人对这些船感兴趣,美国人可以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