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药品实验_1855美国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的医院还是个鬼厌神憎的地方,这不仅因为在抗生素还没有发现的时代,医生们对于很多的病症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也因为在当时,人们甚至连细菌和疾病之间的关系都不知道,至于消毒杀菌什么的当然也就更是谈不上了。一把手术刀,在解剖了一具死于破伤风的病人的尸体后,可能只用毛巾随便擦一擦,就被用来给另一位暂时还活着(其实已经死定了)的病人做手术,刚刚垫在一位死于霍乱的病人身下的床单,可能连清洗都没有清洗,就被铺在另一位病人的病床上。以至于患者到了医院,不但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还会相互传染,结果竖着进医院,横着抬出来就成了医院的常态。以妇产科为例,在十九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孕妇到医院生产的死亡率要比在家中自己生产的死亡率高十多倍到一百多倍。生产之后因为细菌感染带来的死亡甚至和霍乱天花有的一拼。患者和患者的家属们其实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被送到医院来住院的病人,不是病得快要死了,就是因为病症有传染性。事实上很多人在被送进医院之前,家里人就提前给她办了丧事。要说十九世纪的医院有什么优点的话,唯一的优点大概是没有医闹了。因为进医院就等于死亡已经是社会共识了。

  几天前,史高治的人来到这家隶属于浸信会的叫做“救恩”的慈善医院,向院长说明他们有一种对败血症有奇效的新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能在这家医院里找几个得了败血症患者来试验一下药效。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绝对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医院院长也根本不会同意这么一个没有任何资质的商人到医院里来试验什么新药。但是,好在这个时候还是19世纪,根本就没有什么严格的资质管理系统,做药品试验什么的只要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签了字,就绝对没人管。更何况这还是一家可爱的慈善医院。所谓的慈善医院一般都是教会或者其他的什么团体开办的“免费”医院。来这种医院治疗的病人一般都具备两个特征:第一,没钱;第二,基本没救了。说服这样的病人在一种可能能救他们的命的新药物的自愿试验书上签字简直就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

  作为免费的慈善医院,“救恩”医院的规模很小,它的整个院区就是一间废旧的仓库,门诊、病房、手术室什么的都在那一间大仓库里面。因为医院是由仓库改装的,所以,采光条件非常差。以至于当史高治和几个助手,在几位黑水的保安的保护下(没办法,医院在贫民区,这里的治安一向非常乱)从医院的大门里进来之后,眼睛半天都没有适应过来。

  过了好一会儿,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