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0.第两百四十章_汉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如此。

  对此,刘荣也实感无奈。

  女儿养得招人喜欢,让他看到往前凑的小少年就不顺眼。儿子俨然一副投身学问,按照赵嘉的话来说,沉浸知识海洋的模样,他这个做父亲的完全没能料到。

  不过,就他目前的身份,儿女如此性情倒也是福非祸。

  一则,朝廷绝和亲,摆出和匈奴正面刚的架势,天子锐意进取,胸襟广阔,做侄女的招人喜爱,尤其是得帝后夫妻喜爱,于今后实是有益无害。

  毕竟他身无爵位,哪怕有宗亲身份,手中也不乏钱财,想要让刘珺事事顺遂也非容易之事。其中最棘手的就是刘珺的婚事。

  有了天子和皇后的喜爱,再有馆陶大长公主撑腰,刘珺今后的日子绝不会差。若是夫家敢有怠慢,绝对是踩死不商量。

  刘息一心钻研学问,无心考虑其他,对全家都是好事。

  明白其中关窍,刘荣非但没有试图改变儿子的性情,反而推波助澜,以致于刘彻见到刘息,听一个四岁孩子一本正经谈老庄,嘴角控制不住上翘,差点当场笑出声音。

  刘荣自顾走神,汤饼许久未动。

  刘彻放下筷子,取巾帕拭手,见他这副样子,不免摇头失笑。想到年幼时见到刘荣,每每都是温和有礼,济济彬彬,对比如今,反倒觉得眼前的兄长更为可亲。

  换做早年,彼此之间总像是隔着什么,血亲兄弟也难以亲近。

  “伯兄。”

  听到刘彻的声音,刘荣终于回神,倒也不觉得尴尬,三两口吃完汤饼,放下筷子,仿佛之前走神的根本不是他。

  刘彻饮下半盏温水,未再向刘荣询问边郡诸事,转而提及江都王刘非上表,令郡国举孝廉之事。

  刘荣身无爵位又不在朝堂,本不该议朝中事。只是刘彻的态度表明,他要说的不仅是朝政,还关乎刘非本人,容不得他继续装糊涂。

  “陛下,这不似江都王行事。”刘荣道。

  作为长兄,他对诸弟都有一定了解。刘非更通兵事,于政事方面,压根不会有这般独到见解。

  “伯兄也如此觉得?”刘彻肃然神情,当下取出几册竹简,都是绣衣使者呈上,里面详实记载江都国官以及朝廷派遣官员的资料。

  一般而言,这样的简牍不该轻易示人。

  但刘荣如今的身份,以及兄弟俩多日相处,让刘彻改变想法。

  窦太后去世前曾言,对刘氏宗亲诸王不能一味优容,也不能全体打压,他需要自己信得过,愿意全心襄助之人。

  思来想去,刘荣无疑是相当好的人选。

  提及江都王之事,是刘彻给刘荣的一个考验,也是为今后筹划的第一步。

  值得庆幸的是,刘荣坦诚相对,没有让他失望。

  “陛下,可要择良才任用?”刘荣看过竹简,多少猜到刘彻的想法。

  “若是国官或能如此。然,”刘彻手指划过竹简,点在董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