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1.第两百二十一章_汉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盘,就算搜刮干净,刘彻也毫无压力。反之,对汉朝百姓苛重税,必然引起诸多问题,甚至导致国内不稳。

  有赵嘉列举的实例,在行事之前,刘彻必然会多加考虑,能不做尽量不做。

  不过,现在的刘彻不缺钱。

  少年天子已经了解到,铜钱堆在府库里,一直堆到串钱的绳子朽烂,并非上上之策。钱要流通方能为钱,于富国富民方能更加有利。

  马邑一战,汉军围歼近十万匈奴,连军臣单于和王庭四角都差点翻船,直接被留在汉境。

  西域番邦多方打听,获悉消息确实,立刻见风使舵,排队进长安朝贡。来人似乎在比赛脸皮厚度,你弯腰抱大腿,我跪地叫耶耶,一样给匈奴人装过孙子,谁不知道谁啊!

  来使抱大腿的过程中,丝毫不顾忌匈奴使臣就在隔壁。万一惹怒对方,让对方下不来台,在长安不敢动手,回去的路上,分分钟能将他们砍成肉泥。

  大概是感受到生命威胁,聪明的番邦使臣直接赖在长安,死活不走。不够聪明的,见到这种情况也开始有样学样。

  反正长安有吃有喝,市集繁华,留在此地完全不亏。

  国主还等着消息?

  天高皇帝远,爱哪哪去!

  丝绸之路上,百十人就能成一小国。国主和村长直接挂钩,抗命不遵压根不叫事。

  主管外交事务的大行令王恢外出公干,和太农令韩安国作伴,率军南下-砍-人。

  留下的属官脾气再好,遇上这样一群厚脸皮滚刀肉,也会额头爆青筋。从好言好语、用词委婉到一天撵三遍,就差用脚踹出城门,耗时不过短短几天。

  奈何方法用尽,对方硬是赖着不走,拖走也要抱门扇。

  这样的情形,说出去未必有人信,偏偏真实发生在长安。如果赵嘉早半日入城,必能亲眼一睹盛况。

  番邦使臣贪-恋-长安繁华,耍赖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如之前所言,能派来长安的都不傻。和匈奴使臣住隔壁,被对方知晓自己此行意图,不用说,回程途中肯定有刀锋等着自己。

  既然如此,无妨在长安多留一些时日。

  匈奴人一天能等,十天半个月继续等,三四五个月还能等?

  他们偏不相信,草原诸部不稳的时候,这些匈奴人会一等数月。若真执着至此……大不了他们扎根长安,直接不走了!

  因为王恢不在,关于使臣的奏疏,大多会送到天子面前。

  刘彻起初看得有趣,可连续两三个月下来,真心不是一般的烦。要不是被窦婴和卫绾劝阻,难保不会派兵,将赖在长安的使臣全都扔出去。

  挨着人头数,最晚的一个也是半月前召见,根本不存在错扔的问题。

  可惜这事做不得。

  卡在西域商道的小国,对汉朝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以及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和贸易渠道起到关键作用。不用窦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