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八章 情报和粮食_山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有道是求人不如求己,赵世勋可不想一味的被动接收情报。思虑再三后,赵世勋决定动定主动出击,派几个民兵充当专职的情报探子,长期在附近一代刺探情报。

  由于他们都是本地人,对地形熟悉,对风土人情和各种民间势力也熟悉,在情报收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留过学,长年在国军服役的赵世勋非常清楚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情报人员就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

  失去了情报支持,自己就变成了睁眼瞎,对日作战多年的赵世勋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由于这些民兵从未接收过情报收集工作,为了让他们尽快上手,赵世勋特意抽出时间,自己亲自培训了他们四天关于情报搜集的技巧和记录方式。

  培训中由于民兵队几乎都是文盲,在情报收集记录上一度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

  识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而赵世勋如今也没工夫去教他们识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世勋灵机一动。既然来不及学习写字。哪里让他们学会简单的绘画和记数。只要他们能将鬼子伪军,步枪,机枪和掷弹筒,卡车摩托车之类的几样东西的样子简单画在纸上,然后表明数量就够了。

  学会了这些后,他们基本也能做初级的情报探子了。派出去前,为了降低他们被现的几率并且让他们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赵世勋将战斗中缴获的两支盒子炮配给了二人。

  休整的十几天的时间内,66续续又有十几个村民跑到了神泉寨,要求加入民兵大队。他们大多都是这一带的村民,听说了神泉寨民兵大队打鬼子的战绩后,慕名而来参军的。

  下坡村伏击战后,民兵大队缴获颇丰,光汉阳造中正式就有二十四支。三八大盖十支,歪把子机枪都有两挺。

  弹药方面,更是有手榴弹一百二十多颗,各型号子弹两千多。

  有了家伙事,赵世勋愉快的接收了这些村民的加入,部队人数很快达到了四十人,民兵大队实力大幅度增加。

  然而人数增加后,立刻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粮食食盐不多了。

  为此,担当民兵大队司务长的老不死的再三找到赵世勋,让他想办法解决这个棘手问题。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世勋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然而食盐还好,派人能出去买一些回来就解决了。但是粮食就麻烦了,神泉寨就八十多户村名,根本供养不起越来越壮大的民兵队伍。

  老不死的给赵世勋算了一下,一个民兵一天需要粗粮二斤,四十人就是八十斤粮食。一个月就是两千四百斤粮食。如果省着点吃,在混点野菜,那一个月也得至少一千五百斤粮食。毕竟人是铁饭是钢,饿着肚子连枪都端不稳,还打毛鬼子!?

  赵世勋知道这段时间刚刚夏收,老百姓家里还是有部分余粮的,但是自己没钱啊!

  总不能张口闭口的赊账吧?或者下山征粮?周围的村里大多都被日伪军征过一次夏粮了,自己再来一次老百姓还活不活了。

  未完待续,喜欢的书友请收藏推荐一下。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