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市问题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建立工厂还是沿用地主佃户那一套人身依附模式。

  他们认为让工人给他们干活,是他们给工人赏口饭吃,工人就应该无条件地听他们的话,干最多的活,拿最少的钱。

  他们甚至认为官府制定的最低工薪标准是对他们最大的不公,做工厂他们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凭什么那些工人一点儿风险没有就能挣钱。

  这样的话臣都听过很多次,他们认为官府不该对他们征税,不该管他们如何管理工人,给多少钱工人愿不愿意干,那完全是他们与工人之间的私事。可见这些人的怨气很重,依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这些人有怨恨是正常,既然他们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那我们就教他们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大明朝的根基是这些国家创造财富的百姓,而不是这些总想着不劳而获啃大明墙角的蛀虫。”

  “陛下放心,别的地方臣不敢保证,臣的手也伸不过去,可是在天津,所有人都必须要遵守官府制定的规则。

  这些人丝毫不考虑官府的难处,百姓的死活。因为看不到希望,眼下已经有很多百姓都向官府提出要返回老家的请求,请求官府开具回家的路引。”

  “你说的这个问题很严重,看来这股势力又开始抬头了,朕相信不少地方官已经与他们沆瀣一气、同流合污了。”

  朱瞻基敏锐地感觉到了一股新的势力开始抬头了,这个势力就叫做资本,这些资本想要影响官府。

  甚至他们的目标会通过对资本的扩张达到对官府的控制,让官府成为他们的话事人。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大明朝刚刚摆脱了士绅的控制,不能掉头就扎进资本的陷阱里。

  资本的可怕,朱瞻基非常的清楚,一旦大明被资本掌控,皇家不但会成为吉祥物,弄不好还会成为资本的替罪羊。

  朱瞻基可以接受大明朝被改朝换代,绝对不接受被资本当成替罪羊,送上断头台,接受审判。

  天津的人地矛盾应该不是一个个例,经济发达的各个城市或多或少已经出现了这个苗头,这个时候,官府必须承担起责任。

  “仲义!挑一个离工业不远不近,比较穷的村子做试点,官府将这村子所有的土地全部买下来。”

  “陛下!买下这个村子,村民怎么办?”

  “买下这个村子,不等于赶走村民,村民还是会在这个村子里生活,我们只是要将这村子改造。”

  唐三任无法理解皇帝的意思,不知道这个改造代表着什么。

  “陛下!这个改造到底要如何做,恕臣愚钝,实在是听不明白。”

  “仲义!我们北方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层的平房,若是我们建造起五层六层高的房子,是不是一座房子的宅基地甚至都能住进去五户六户人家,这样原本紧张的土地是不是就变得宽松了?”

  “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