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章 七年之殇_看碧成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口逃出城去。

  城门和水门仅开中个时辰,被韩王手下再度关上。只是太后乘坐的船只扯满风帆,一去千里,无法追赶。

  时值金秋,秋风飒飒,运河两岸的草木未染尽秋霜,也未沾染战火,黄叶满树,如同春日黄huā初发,景致无限。只是太后和嫔妃们哪有什么心思欣赏,忧心重重,精神郁郁。到泗州,体弱多病的大皇子受不了行程奔波,病发而亡。更是一船哀啼,两岸闻者无不动容。

  九月初,蓟奴里亲率十万人马进攻孟州,日夜不断攻城,三天后城破,孟州守将死节。北戎入城里烧杀掳掠,十室九空。附近百姓深怕受铁蹄蹂躏,纷纷收拾细软往南面逃难。因此,往南方的官道全是难民,车马首尾相接,臃阻不堪,几次断路。

  蓟奴里攻克孟州后,以此为中帐大营,修伤整肃,同时等待北戎的北路军。

  韩王亲赴孟州,与蓟奴里谈判,愿意称臣岁币。

  北戎众部都认为不必理会他,攻占大周京城,先夺取淮水以北的土地,以此为据,备战两年,再南下吞并整个大周。不过蓟奴里认为,大周根基未坏,这回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一是大周以为北戎内乱,无暇他顾,麻痹大意,边防不严。二是晋王远征交趾国,带走一半禁军,三是大周名将凋零,庸官当道。四是韩王出其不意,夺取京城,断皇帝后方退路,致使军心动荡。

  假以时日,晋王回援,各地州府勤王之师汇聚,必将是一场拉椐战。北戎孤军深入,恐怕不能长久占有淮水北方一带。因此,需要设立一个伪朝延,以汉制汉,牵制各州府兵力。

  九月初十,蓟奴里与韩王达成协议。

  韩王返回京城,伪造宣宗皇帝立柴昊(五皇子)为帝的遗诏,和讨伐柴显的檄文一起发送各个州府,并声明北戎是友邦,南下是为了匡扶柴氏宗室的正统。这一招颇唬住了一些州府官员,他们搞不清楚内幕,担心这是一场内部夺嫡的政治斗争,万一不小心站错队,将来可是灭尽三族。于是采取观望态度固守城门,不袭击北戎军,也不发兵勤王。

  不过,赵王不堪压力,也不愿意受韩王摆布,自缢身亡。随后韩王又立康王(七皇子)为帝,以林淑妃(天音真人)为太后。

  九月十五日,皇帝终于接到晋王辗转数地的来信,信上说,广州、

  湖南两地各州府厢军留守边界,继续迎击交趾国。他则于八月二十二日率领十万轻骑由陆路回京,二十万步兵并辐重乘船从水路北上。

  同日,北戎的北路军也终于赶到孟州汇合,蓟奴里以孟州为大本营调兵遣将。考虑到晋王远征交趾的三十万禁军,有十万骑兵,二十万步兵,骑兵多半从陆路回援,而步兵要想尽快回援,只能从水路。于是决定仍然兵分三路,西路攻打潼关,拦截大周西北一带州府赶来勤王的兵马,并伺机进攻渭南。中路攻打昌颖、陈州,拦截从中部赶来勤王的兵马。北路攻打宿州、濠州、泗州、扬州,截断水路,阻拦远征交趾大军的回援。

  总而言之,要封锁整条淮河,让皇帝困在潼关,让勤王之师不能过淮河。

  九月十八日,趁着夜色,六万北路军悄无声息地将宿州围个水泄不通,另外五万直奔泗州。

  淮水两岸,一夜霜降。

  书迷楼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书迷楼(.co)。

  看碧成朱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