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北代河_狂野十八少年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晦气。

  怪不得回重生,都是这身衣服闹的。

  胸前还抱着一个帆布挎包。

  挎包里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因为自己的两只手臂抱得紧紧的。

  万帆深吸一口气,这个情景也从脑海深处打着滚地跑了出来,更加坚定了他重生了这一事实。

  如果不出意外,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的挎包里有一个硬纸壳封皮的很厚的农村生产队用来记账的大本子。大本子里夹着七张四巨头的票子和四十多块钱的零钱。

  这钱是他出门时母亲给的八百块钱。

  他从家里出来坐客车到申阳,然后坐火车去首都。路费花去了五十块钱,还剩下七百四十一元。

  除钱之外,大本子中还应该有一封介绍信和一个京城《当代文学》期刊社的通知书,外带自己的一代身份证。

  再就不应该有其它的东西了。

  万帆深吸一口气,用来平息自己紊乱的心跳,然后他掀开背包的盖子打开背包。

  背包里有一个那种记账用的厚账本,一个牛皮纸的信封。

  一切都和他的回忆吻合。

  万帆拿出那个牛皮纸的信封。

  信封上有几排字,这些字有的是印刷的有的是笔写的。

  笔写的是收信人地址姓名,印刷的是信寄出所在地的地址。

  信封里是一封打印的便签,只有收信人的名字是手写的:万帆同志,你的作品《海花》获得《当代文学》杂志社举办的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请持此签七月三十日前到北晶市石景山招待所参加笔会并领奖,落款是《当代文学》编辑部。

  下面还有到京城后到石景山招待所的乘车路线介绍。

  这回终于可以确定他是千真万确地重生了,这一下子重生的不近,一下子撩到一九九一年。

  这一年,他十八岁。

  一九九一年三月,还是一个文学青年的万帆在渤海日报上发表一首小诗《海魂》。

  发表处女作的欣喜还没随风散去,他就又收到了北晶一个叫《当代文学》刊物的征文大赛约稿。

  都说趁热打铁才能成功,于是他就写了一篇散文《海花》邮寄去了,两个月过后音信皆无,就在他本人都快忘记这事儿的时候突然就收到了这个通知。

  让他到京城去领奖。

  这却是给他出了一股难题,原本他是不想去的,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在农村没有工作,只有三亩薄地和一个面积有一百五十平左右的小塑料大棚。

  三亩地和这个塑料大棚一年能产出不到两千块钱的收入。

  而他在工厂工作才五个月,刚刚出徒,一个月勉强二百元的收入,一年四千元就是他家一年的收入。

  他哥哥在渤海工作,也才去了不到三年,下面还有一个还在初中的妹妹。

  这种家庭条件让他犹豫该不该去京城。

  这个通知上明确规定要带三百元的报名费,这三百报名费再加上来回路费以及在首都的吃住,没有七百块钱是绝对下不来的。

  这几乎等于他半年的工资了。

  正因为此他才没准备去参加这次笔会。

  但是母亲在得知后坚决支持他去北晶,就算没有什么前途也趁这个机会到首都去看一看,否则这辈子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去北晶。

  在母亲的坚持下,他带着母亲给的八百块钱踏上了去北晶的旅途。

  这就是上一世他十八岁那年去首都的前因后果。

  现在造化弄人,他又回到了那个迷茫的年代。

  想到这里万帆深吸了一口气,闭着眼睛开始回忆当年自己只身前往北晶的细节。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