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七章 阳莱县_布衣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头,既然都走到了这一步,再多的忧虑也没用。

  希望这个东山侯,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苏祁安的商船,缓缓行驶在水道上,朝着东州进发。

  苏祁安站在船头,看着前方泛动的江面,手里拿着一副卷轴。

  这幅卷轴,是苏纪对他的帮助,这上面除了详细记载,东州都督、州牧、地方龙头世家,错综复杂的关系外。

  对东州的山川、水道、湖泊,描绘的那叫一个详细。

  就比如苏祁安他们所走的水道,就是中州通往东州的最大一条水路。

  除了衔接中州和东州的水路运输,同时,也是船粮、食盐、铁器流通运输的官道。

  一路上,像苏祁安这样大的商船,在这条水路上,所见并不稀奇。

  甚至都有比苏祁安的商船还要大的都有,随着一路朝着东州进发。

  各种小的水路船只,逐渐汇聚在这条江面上,苏祁安目光看去,在其四周,陆陆续续的,许多船只在旁跟随,看上去颇为热闹。

  苏祁安进东州的第一站,是叫丹阳郡,此郡在东州十八郡中,排名中等左右。

  因靠近中州,又处在大后方,并未受到战乱袭扰,经济发展还行,商贸往来很多,每年收取两州往来商贸的过路费,就占了丹阳郡一年四分之一的收入。

  所以丹阳郡的水路繁荣,也就不稀奇了,随着商船的行驶,约莫走了两个时辰左右,便抵达了丹阳郡码头。

  站在船头的苏祁安,目光看着前方,粗略数去,岸边能停靠的码头,起码有三十多个,一字排开,颇为壮观。

  这还只是郡内的其中一座,整个丹阳郡像这样大的码头,起码有十多个,遍布郡内七个县。

  苏祁安他们所在停靠的码头,并非是丹阳郡城,而是七县之一,叫阳莱县。

  在丹阳七县内,可以排进前三,已经算很可以了,当地的县令好像姓方,至于叫什么,苏祁安就不清楚了。

  苏纪交给他的东州详细卷轴上,也没有写太多,倒不是苏纪他们不给力,而是东州地域太大。

  光是州内郡,就有十八个,一个郡起码有五到七个县,粗略算上,东州的县令,就有一百多人。

  这还只是县令,如果算上两位县级副手,人数轻松破三百。

  又因为东州前线要备战,常年和海盗倭寇打仗,为了更好的管理,十八个郡,分出一半九个郡,归前线东州都督管辖。

  从某种意义来说,偌大的东州,基本上一分为二,前九郡为战区,后九郡为和平区。

  双方只有在战时,或许才会有交集,而在备战时,基本上双方官员,都有认不全的。

  为了防止,出现一家独大,变相的将东州割据,朝廷下令,三年一任,前九郡和后九郡的各县令,轮流调任。

  这方法多少起到限制东州牧、东州都督的专权,也导致了,苏纪对东州各县令的具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