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5章 祖坟的生财之道_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钱……也可以的。”宝友好像没想到还有这个方式,讪讪的解释说,“我怕直接谈钱的话,老师以为我在侮辱你。”

  “便宜六千块也不遑多让啊。”

  “不过宝友你是个讲究人,谈不上侮辱,有啥要帮忙的你直接说话,我考虑考虑。”

  对方这百转千回的样子,比林黛玉还要婉转,弹幕都在催他别卖关子了。

  张扬当然要顺从弹幕的要求,跟着催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我家乡下的老房子的后山,有个古墓,以前小时候,听说那里面埋的是个清朝的巡抚,好像是道光年间的。”

  “那个墓是那种有牌楼的,但是墓碑被人给破坏了。”

  清代的巡抚,从二品大官的墓葬。

  还有牌坊的话,可以够得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怎么了,你是要挖么?”张扬问。

  巡抚毕竟是一方要员,既然都舍得花钱修牌坊了,那墓里肯定是有东西的。

  随便出点玉佩啥的,就能挣个几万块。

  最重要的是,清代的墓葬挖起来方便啊,没有机关啥的,有个锄头就能干。

  “没有没有。”宝友连忙否认,“我挖的话,还专门来直播间报备啊?要挖的话,肯定也是挖完以后,来问老师您出土的东西的价格呀。”

  “也行。”张扬点点头。

  “什么也行,老师别整我了,我只是想咨询一下,那座坟没有后人,我们能不能认领。”

  “认领了干嘛?当祖坟吗?”

  认祖归宗张扬听说过,但认领别人家的祖坟,他还是第一次见。

  多少沾点变态。

  再说清朝巡抚的余荫,也照顾不到现在的人吧?

  “不是当祖坟,就是那种……守墓人,不知道您知不知道。”

  宝友说的“守墓人”,张扬还真听过。

  华夏境内有不少古墓,历朝历代的皇帝、王爷、大官还有历史名人都有自己的墓葬,而且大多造的很讲究。

  虽然其中一部分在特殊时期被破坏得很严重,但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完整的墓葬保存了下来。

  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墓、某些地方大家族的祖坟等等。

  这些古墓,除去有名的帝陵和历史名人墓,其他大部分充其量就是个大点的坟堆而已。

  申请文保单位吧,最多也就能到省级;

  搞成旅游景点吧,也没人感兴趣啊。

  高不成低不就。

  在有些富裕的、或者乡土气息浓厚的地区,当地政府或者族人,会雇本地村民当“守墓人”,大多数是孤寡老人。

  守墓人的工资很低,职责也比较简单,除了保证墓葬不被破坏,其他的就是在领导、记者和一些寻根问祖的社会团体来的时候,带带路、介绍一下古墓的历史。

  “守墓人不是当地政府雇的吗?”

  “您说的是那些立了牌子的古墓吧,但是我老家那边的都没有牌子,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

  “因为地方很偏僻,方圆十几里都没有常住居民了。”

  “你就说你认领了想干啥吧。”

  张扬让宝友不妨把话说的明白点。

  都不是什么外人,真要是违法的行为,再怎么美化也是没用的。

  “我想把古墓,搞成当地的旅游景点。”

  宝友将他的宏大构思娓娓道来。

  据他说,当地这样的古墓,起码还有十三座。

  而且全部都有牌坊、石像生,有的甚至还有驮墓碑的乌龟。

  当地的文旅部门根本没有开放这些古墓的计划,甚至连基本的保护措施都没有,宝友自己就亲眼见到村里的居民,把一尊古墓前的石像生搬到了自家的祖坟前。

  【搬石像生的,真有想法啊】

  【祖宗,我给你争气了】

  【估计祖宗做梦也没想到,死后还能享受一把大官的待遇】

  【以后我死了就把骨灰埋在秦始皇陵上,我就是秦始皇】

  “我现在就想知道,到底找谁能批个条子给我,让我把这个特色旅游项目给做起来。”宝友语气诚恳的向张扬请教。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