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6章:西楼的第一个短篇_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跟贺之行结束通话后。

  王默便停下了码字,开始在网络上查询关于《书阁》的信息。

  这一查,还真让他意外连连。

  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基本上九成九的报业和杂志都倒闭了,可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创立的《书阁》杂志社,却坚挺到了如今。甚至它非但没有陷入困境,还成为了当今文坛的风向标,跟《墨海》、《文学风华》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文学圣地。

  《书阁》能有如此成绩,主要得益于它不固步自封。

  当互联网兴起后,《书阁》根本不像其它报社一样冥顽不灵,而是马上创办了自己的论坛网络,与时俱进。做到了线上线下结合。

  因为它的领军人物知道,书本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给纸质杂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而是带来了另外一个层面的机遇。

  因此在线上线下的相互交融下,《书阁》成功打破了困境,成就了如今的辉煌。

  当今。

  《书阁》杂志在全球有着数千万忠实用户,每个月的杂志销量高达数百万册。至于《书阁》论坛,更是流量惊人,每日在线人数稳定在十万以上,日流量同样稳定在百万,最高更是超过千万之数。

  “厉害~”

  王默暗暗赞叹。

  在这个流量时代,短视频、短剧为王的社会,一个纯粹以文学性为主题的论坛能做到日流量百万以上,绝对有它的本事。

  又看了一下《墨海》和《文学风华》两个杂志社。

  发现它们的运营模式、规模基本上跟《书阁》一个调调。

  看来大家都是你抄我、我抄你,共同进化出了一条最适合生存的道路。

  对比了一番。

  王默最终还是选择了《书阁》,没有什么理由,其实这三个杂志社都差不多,选《书阁》纯粹是先入为主。

  “既然选定了对象,那接下来就要选文章了。”

  王默眨了眨眼睛。

  选什么文章?

  短篇?

  散文?

  诗歌?

  抑或其它的类型?

  刚才贺之行的话浮现在他脑海中。

  贺之行的建议是让他投稿散文,因为贺之行觉得他写的散文最符合西方特色,最能得到杂志社的认可。

  只不过,贺之行没有看到此刻王默嘴角勾起的神秘笑容。

  谁说他最擅长散文了?

  既然《书阁》是以短篇为核心,那他当然要去投稿短篇!

  唯有在对方最专业的领域征服他们,才能让“西楼”的名气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开。

  而且王默知道,在文学界,唯有长篇或者短篇,透露出来的文学性才最高,其作品也最能让文坛大家承认和认可。

  散文?

  诗歌?

  这些东西都需要长期的浸润和陶冶。

  当然,如果你的诗歌能强大到泰戈尔的高度,那也能平地惊雷。不然写短篇就是能在短时间内成名的最佳办法。

  说做就做。

  王默马上沉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