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敷衍英国与环境修复(二合一)_苏丹的新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嘛,塞大帝也不是不答应,而是回复了英国大使,承诺以印度出口到英国的棉花包数为基础,并且日后根据市场情况对出口数额进行调整。

  至于带英的第二个请求,还通过输出技术来换取减税,先不说早干嘛去了,就带英的话,塞大帝会信就是脑子有坑。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英国发生,就塞大帝来看,第一是马尔萨斯陷阱风靡欧洲。

  第二是英国靠近煤矿,运输成本很低。

  第三,实际上,文艺复兴后的思想解放和学术上的逻辑推理已然形成了现在科学的雏形,蒸汽机的改良只是在效率上实现了突破。

  换句话讲,英国必然率先突破马尔萨斯陷阱,实现早期现代化工业设计的探索。

  奥斯曼帝国可没有这个条件,这也是塞大帝始终主张由奥斯曼帝国出资,英国派人的原因。

  对于一个没有足够积累的国家,对于一个没有试错机会的国家,塞大帝除了让自己操盘之外,其余的都不放心。

  一味的模仿,进口别人的机器有强大的国家吗?

  有,当然有,沙俄就是,他看上去确实很强,实际上也很强,直到遇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德国,一战的战绩足够说明所有了。

  一个没有自己工业体系的国家怎么能够一直强大呢?

  即便有,这也是一种虚假的强大。

  如果按照英国的请求,降低关税,让英国工程师来指导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化,这就是把主动权拱手让人了,塞大帝这都看不出来,不如一头撞死。

  至于英国人的第三个请求吗?

  塞大帝倒是想问一句,到底乔治三世是哈里发还是他是哈里发?

  奥斯曼帝国大军还没动,你英国人搁这问什么?闲的发慌是吧。

  不过嘛,对于英国人的三个请求,想是这么想,说肯定不能这么说。

  外交辞令,讲究的就是废话连篇,实际上中心就一个。

  比如塞大帝授意哈吉帕夏写的两封回信。

  “作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大维齐尔,我,哈吉帕夏,尊重英格兰国王乔治陛下与首相威廉-皮特的意见。

  但是,关于帝国境内东正教徒的保护权问题,我们奥斯曼方的立场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

  东正教徒是奥斯曼帝国的子民,东正教徒问题纯属奥斯曼帝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干涉。

  奥斯曼方此前已就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种种妄言,向俄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我们奉劝俄方一些人不要打“东正教徒牌”,不要抱薪玩火,否则只会引火烧身、自食其果。

  一切同奥斯曼帝国大势相对抗的错误行径都如同蚍蜉撼树,注定失败。

  当然,奥斯曼方对帝国境内东正教徒对外交往问题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奥斯曼方对外国与东正教徒进行民间经贸文化往来不持异议,但反对发展任何形式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