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吴都武昌_从夷陵掩护刘备撤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葛瑾道:“能助吾弟延续香火,是我做兄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本人并不反对过继。只是吴蜀有别,我兄弟各为其主,即便是自家私事,以吾等之身份,也需要慎之又慎,以免落人话柄,故而踌躇不决。”

  周默道:“这好办啊。我听闻吴王待君极厚,虽是君臣,亦为师友。君可修书一封与吴王,明言此事,吴王一定不会拒绝。只要吴王同意,其他人自然就会闭嘴,何谈落人话柄?”

  诸葛瑾道:“此节我也想过,可就怕吴王他不同意啊。

  ”

  周默奇道:“这是为何?以吴王待君之情谊,过继子嗣这样的小事,吴王为何不肯?”

  “不瞒足下,我有三子,长子诸葛恪已出仕为东宫臣属,自然不予考虑。次子诸葛乔刚刚加冠,虽才智不及其兄,但品性温和,谦虚有礼,更中我意。以此子过继于吾弟,最合适不过。问题是,吴王也很喜欢他,之前便多次向我提及,待行冠礼之后,要将他留在武昌宫中,听命左右。将此子送予外邦,不是我舍不得,是怕吴王舍不得啊。”

  “还有幼子诸葛融,年纪尚小,若以此子过继,吴王必会同意,但此子性格胆小,又体弱多病,一日不能离开其母,吾实于心不忍。”

  周默道:“听这么说,最合适的人选,也只能是二公子了。足下还是尽快修书一封给吴王吧。我此次前往武昌,若有机会,也会对吴王言明此事,恳请吴王同意。即便吴王真不同意,我等也算是尽力了,我也好给丞相一个交代。”

  “好。眼下也只能如此了。我马上就去修书。”

  “那我就不叨扰了,就此告辞。”

  “足下莫急着走,稍等片刻。”诸葛瑾拦住周默,随即进入屋后,拿出一枚玉佩来,交到周默的手上。

  只见这玉佩油润通透,入手冰凉润滑,上面刻着诸葛二字,确实是一枚好玉。可惜周默不缺钱,看着这东西也没什么感觉。

  “这玉佩并不值多少钱。但足下去了武昌,人生地不熟。犬子诸葛恪在太子东宫任职,在王都亦颇有名声。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你便拿此玉佩,前去见他。见此玉如见我面,只要不是有损我东吴利益之事,犬子必竭诚相助。”

  周默收下玉佩,拱手道:“多谢了。”

  ……

  告别了诸葛瑾,周默回到渡口船上,待修整完毕之后,船队继续出发。

  先是南入洞庭,进入绵延千里,烟波浩渺的云梦大泽。

  后世之时,经过千百年的气候变迁和泥沙沉积,昔日古籍之中记载的云梦大泽已经消失不见,转变为若干中小湖泊与万顷良田。

  周默忍不住驻足眺望,想多感受一下这沧海桑田的大自然美景。

  接着一路东下,经过赤壁,夏口,终于来到东吴的新都,武昌城。

  武昌城三面皆山,环城皆水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