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抢婚_从夷陵掩护刘备撤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用石灰腌了,放在里面。再命人日夜不离地看守,生怕给弄丢了。

  周默则整日都不出船舱,把门一关,和新娶的娘子在里面腻腻歪歪,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勾当。

  只有老穆,稳稳地坐在船尾,操着大舵,让船以最快最稳的速度航行。

  快船进入江水,开始提速,一路东下,前往永安宫。

  沿途遇到了官军盘查,周默便出来打点一番,告知他们事情的来龙去脉。

  得知周默无恙,黄元未叛,二人的反间之计亦大获成功,敌酋授首。众官军将士亦欢欣鼓舞,

  迅速利用官方驿站,将消息报告至成都和永安宫。

  之后,便一路顺风顺水,再遇到关隘盘查,也都是本地的令长携属下众官吏齐来祝贺。

  黄元每日里迎来送往,不厌其烦地向官吏们添油加醋地讲述着如何用计骗过高定,诱他前来赴宴,又如何在宴席之间一击致命拿下他的脑袋的精彩故事。

  说完故事,再高举双手,向永安宫的方向给刘备叩首三拜,山呼万岁。

  有了黄元应付这些官吏,周默自然是十分开心的,他借口身体尚且虚弱,需要好好休息,整日里就窝在船舱之中不出来见客。

  当然,他说的托词也没错,绝对不是在骗人。这些日子里,他的身体,不停地被榨干至油尽灯枯状态。简直是虚的不能再虚了,的确需要好好休息。

  ……

  这一日,大伙儿终于来到了白帝城,永安宫。

  时间已经进入冬月,冷冷的冰雨三天两头下个不停,草木凋零,天气格外地寒冷。

  刘备数日之前已经得知了前方传来的消息,即便身体已经病重,也十分开心,每日里都会数次向近臣询问周默等人的行程,期盼着他们能够早日到来。

  于是,周默的船刚停在码头,便收到了由早已侯在码头多时的黄门侍郎送达的来自永安宫的圣旨:

  召汉嘉太守黄元,护军中郎将周默,即刻入宫觐见。

  刘备本想要穿正式的冕旒朝服接见,但挣扎几番,却只觉头晕目眩,直冒虚汗,连坐都坐不稳当,只好作罢,像往常一样,躺在病榻之上接见。

  周默和黄元进了永安宫,前来迎接他们的,是新上任的尚书令李严。

  前任尚书令刘巴年老体衰,已经于一个多月前病逝。于是刘备召犍为太守李严来到永安宫,接任刘巴的尚书令一职,负责刘备所有政令和诏书的起草和颁布。

  同时因为李严亦颇有掌兵的才能和经验,刘备顺带将永安宫的一应宫禁宿卫之权,也交给了李严来全权负责。

  赵云因为东吴已经退军,已经率军返回自己的驻地江州去了。

  于是,李严权柄之重,一时无俩。

  李严目光锐利,一看就十分精明,却言语不多,不苟言笑,执行起公务来一丝不苟。见了周默和黄元,也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问东问西,只简单例行公事问话,搜了身,暂时收缴了周默和黄元的随身兵器。

  等打开匣子,看到高定的人头,李严嘴角才发出一丝冷笑,说了见面之后的第一句题外话:“想当年,若不是这小子跑的快,他的这颗人头,早就被我给拿下了。”

  然后拱手朝周默和黄元笑了笑道:“恭喜二位,立下大功,陛下这几日心情急切,一直等着你们呢。请随我来吧。”

  李严说的事,发生在建安二十三年,他率五千大军在新道县与高定军有过一次正面交锋,高定逃跑了,李严小胜。刘备因此还给他加了辅汉将军的军衔。

  只是,这个时候说这种话,难免会让人觉得,李严多少是有点嫉妒周黄二人的功劳。

  李严是聪明人,他显然也毫不介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以他现在的官职之高,权势之隆,他并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难可狎,李鳞甲。”周默心中默默想起史书上记载的这句话来,这是李严的乡里人对他的评价。

  “李严这家伙,果真不太好相处啊。”

  本站网站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