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300亩,够不够?_重生之车企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两百块钱呢。

  两个月后。

  唐朝动力公司内,王石把驾驶室、车架、车厢的图纸终于画完。

  驾驶室不但比现在的解放宽敞,而且有空调,驾驶员背后还有一个宽60公分的沙发供人休息。

  这个设置可供一些跑长途的另外一个司机睡觉保证了司机的充足睡眠,提高了驾驶安全。

  刑理冲的发动机设计,经过两人的研究讨论后,整体设计已经定型,现在已经把机体跟缸盖画完,现在画的是活塞。

  有了前面四缸发动机作为参考,这个进度也比较快一些,有些在材料上则还需要一起讨论,特别是连杆、曲轴这些受力巨大的部件,有些材料王石并不是都记得,也是要两人一起研究讨论。

  一年后。

  经过一年的研发,最终的图纸已经定下来,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

  现在的唐朝动力公司研发部已经由原来的一个人增加到了十人,有些是海归的人才,还有几个是从各大院校过来应聘的专业型人才,虽然没有像刑理冲这个海外留学归来的大神相比,不过这些人在对新东西的接受程度自学能力上都极强的,也被王石招进了公司给着刑理冲当助手跟刑理冲学习,当作后备人才培养。

  这一次的发动机是唐朝动力公立推出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

  核心技术必须要掌握在手里,所有这台发动机王石打算从研发到生产,都要成立相应的下属公司。

  万事开头难,但是一旦走出这一步,可以为日后公司的长成还有以后发动机的维修等等减去很多麻烦。

  配套厂看起来可以方便一些,可是也有隐患,质量方面没法做到监督,到时候零件出了问题,配套厂不承认,相互扯皮,王石可不想以后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一定要成立一个唐朝动力发动机生产基地。

  场地,技术设备还有人才等等,这些是摆在王石眼前的难题,特别是设备的采购,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最为急切的难题,其实这都是现在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难题。

  “先一步步走吧。”王石叹了口气。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活要一点点干,一口吃不出个胖子。现在要等着设计图纸经过审核,然后拿到相关的证件,都到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半个月后,通知下来了,经过相关专家跟部门的审核,图纸经过了审核,接下来就是注册产品商标,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明等一自系列繁琐的手续。

  唐朝动力的商标是直径68cm的红角星,鲜红的颜色代表着澎湃的生命力,红角星代表着国家的属性。

  生产基地预设会提供三千个就业岗位,有了千锋机械厂的成功案例,还有老人家在背后的支持,生产基地的审批,厂房的建设还有设备的购买都很顺利,一切都照计划进行着。

  中午,北京米粮库胡同。

  陈秘书走了进来,等着老人家忙完了手里的工作,抽个空闲所手里的资料递了上去。

  “首长,这是王石成立地唐朝发动机对于产生基地用地的申请,请你过目。”陈秘书介绍道。

  老人家一看,上面申请起码300亩的土地,再往下一看,总投资3亿人民币。

  “3亿不够就向相关部门打下招呼,看看能否从银行上面先贷款,让他援一援,有千锋机械厂作为抵押,钱的事情不是问题,不要全部都投到里面了,到时候厂里的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像这些有良心的企业,政策方面可以放开扶一把。”上次郑州发洪水的事,王石的表示让老人家特别欣慰,不但把附近分点的库存辆车派了出去一起参加了抗洪救灾,过后还把参加的辆车也捐给了当地政府还有捐了钱。

  “300亩够不够?”老人家指着资料说道:“这里之后不是还要成立重卡的生产基地吗,干脆划到一起方便一些,让相关部门的同志看看选个合适的场地,最好不要太远方便员工上下班,500亩吧,不要太小气了,这个基地建成,可以提供至少三千个就业岗位。”老人家说道。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