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三章 围点打援_苏联194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林回答:“你给总参谋部打个电话,商量一下你要的2个集团军的集结地点,我会给你这些兵力的,不过需要些时间,但是坦克目前还是没有,你务必坚持!”

  然后斯大林就挂上了电话。

  不久,布尔加宁就接到一个来自最高统帅部的电话,接着他就对朱可夫说道:“朱可夫同志,最高统帅部命令我服从您的命令协助你指挥!”

  也就是说,指挥权再次回到朱可夫手上。

  朱可夫不敢怠慢,他一个电话就打到罗科索夫斯基那,问:“情况怎么样,你们现在由我指挥!”

  后半句似乎是废话,因为第16集团军一直都是由西方面军也就是朱可夫指挥。

  但罗科索夫斯基却听明白了这话的意思,于是马上回答:“形势不妙,大将同志!我们现在面临两个困难!”

  “什么困难?”

  “首先是我们要不要援救特维尔!”罗科索夫斯基说:“德国人似乎并不急着将包围圈完全闭合,也不急着歼灭被围困的部队,您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吧!”

  “是的!”朱可夫点了点头。

  显然,这是德国人“围点打援”的策略,他们希望诱使苏军增援特维尔,而苏军有能力增援特维尔的就只有一支部队……坦克第四旅。

  “另一个困难呢?”朱可夫问。

  “我们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实施‘拉锯战术’了!”罗科索夫斯基回答。

  朱可夫马上就明白了原因。

  “拉锯战术”的精髓在于白天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撤退,而到夜晚敌人空军无法发挥作用时反攻。

  但是现在,特维尔已经被德军包围而的316师和坦克第四旅主力依旧按计划撤退……就意味着放弃救援特维尔的希望!

  于是朱可夫也陷入两难的境地。

  救还是不救?

  救,很可能不但救不出人反而让更多的人深陷包围圈。

  不救,那是一支两万人的部队,除此之外还带着装备了苏军紧缺的“喀秋莎”、反坦克炮,甚至还有几十辆T34。

  要知道此时就连坦克第四旅的T34都配不齐,这几十辆T34以及这两万人很可能就是苏军整条防线的最后支柱。

  当然,这是最高统帅部的责任,他们的反攻计划简直就是将这些紧缺装备送进敌人的包围圈。

  不过这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然也无法追究责任。

  想了想,朱可夫就下令道:“你征求下坦克第四旅的意建,我想知道他们是否有把握救援!”

  “是,大将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回答。

  但话虽是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心里却明白……朱可夫所谓的“征求坦克第四旅的意见”,其实说的不是坦克第四旅,而是那个“突围英雄”舒尔卡。

  当然,作为一名大将,朱可夫当然不会向部下明说:“你问问那个舒尔卡,看看他有什么办法!”

  如果这样说,朱可夫这个大将同时也是西方面军司令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莫斯科保卫战的指挥员的面子也就没地方摆了。

  于是,罗科索夫斯基带着几个警卫员就搭乘汽车开往前线指挥部。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