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大明版本的军校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超市直接由太府寺管理,里面售卖的,会是一些盐铁布匹等日常必需品,价格是被控制着的,有朝廷支持,这些东西的价格应该会长期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只要百姓接受了超市的存在,并且习惯于它制定的价格,那商人的囤货居奇和哄抬物价等情况,就能得到缓解。

  虽然超市还没有建立起来,但吴敬可以品味出其中门道。

  京城这边有农会存在,还有普遍开起来的新式织布厂,这种种事物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

  前者因为资源和人口集中,方便调度,去除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后者则是因为太府寺此前就牵头建立了商会,给布商们定了规矩,让他们招多少工人,给多少待遇,让大明不至于出现血汗工厂,也给了百姓除了种田外,一条新的出路。

  去年一整年的推行,放到景泰七年这个年头,百姓是有能力支持超市建立的。

  吴敬捏着胡子,想着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把超市的作用,发挥到小太子心中的程度。

  而旁边的李继业却是注意到了别的东西。

  农会?

  他在京城闲逛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个新鲜的词,现在又被吴敬念叨了一番,不由得生出了大胆的想法。

  据其所言,农会是小太子主持创办的,看上去还在逐步的推广到全国。

  而农会,则是聚田土,合众力……

  这需要很多田地!

  以目前江南的情况,是搞不起来农会的!

  李继业猛地想到这一点。

  他长在江南,虽说家境落魄,那也是相对于上等人的落魄,长辈传下来的人脉资源还是有的,要不然也参加不了徐永宁的小宴会,后面没多久就走关系成百户了。

  所以李继业能够游走在上下两个阶级之间,对于江南的基本情况看的更全面。

  江南的土地大多归于官宦贵人之手,乡下也有士绅盘踞,真正的自由民是比较少的。

  南方水土肥沃,可光是种田,无法满足地主们的欲望,所以很多人都在种植桑棉这等更能卖钱的作物。

  可别忘了,

  大明为了鼓励百姓种植桑棉,是对其不进行收税的!

  而士大夫们,即便只是个举人,名下也能有广阔的免税田亩。

  他们很多都在种棉花,合理合法的,不给朝廷缴税。

  土地兼并,加上种植没什么限制,会导致什么?

  等朝廷要在南方推广农会,理清很久没有打理过的官方田地的时候,又会迎来什么?

  李继业想,自己在江南已经看到了一些影子。

  他直觉认为,小太子的太府寺、农会以及现在的超市,都有在为以后的事情做准备。

  只是受制于身份还是储君,目前的大明国力还在发展,没有很明确的提出而已。

  可以后呢?

  皇帝只有一个儿子,以后肯定会是小太子继位的。

  老李的心猛烈跳动着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