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8章 咸丰郡的盐田改革_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咸丰郡这里的盐田大多都是天然形成的盐田,还有的一些是半天然的盐田,然后经过了当地百姓的稍微改造之后,最后才成为盐田。

  之前的天然盐田,大多都是海岸的石头山,常年经过海水冲刷后,形成的一些阶梯式的石头滩涂,涨潮时海水自动漫过最高处的阶梯,等退潮之后,阶梯上的洼地就会留存一些海水。

  这些海水经过自然阳光的蒸发,然后变成拥有一定咸度的卤水,然后顺着阶梯顺流而下,再更下层的阶梯中汇合,逐渐形成浓度更高的饱和卤水。

  这个时候,当地的百姓就会使用各种能够盛水的工具,例如竹筒兽皮,瓦罐什么的东西,将最下层的饱和卤水使用人力将其提到最高处的阶梯中进行最后的结晶过程。

  因为海水涨潮落潮都是有固定时间的,如果不用人工将最下层的饱和卤水提到高处的话,那么还不等这些饱和卤水开始析出结晶的时候,海水就会再次涨潮,将这些已经成为饱和卤水的海水重新融入大海,那么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所以这就造成了咸丰郡海盐产业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是盐田不是特别多,因为基本上都是天然形成的,所以产量直接受到了限制。

  据牛尾自己所知,咸丰郡这里的大小盐田一共只有六个,晒场面积最小的只有十几亩地大小,最大的盐田只有一个,各个级别的盐池加在一起,总面积能有三四个足球场,这就已经是大的了。

  而且因为需要使用人力来从最下面的盐池中将饱和卤水提上来,所以这些盐池还占据了大量的劳动力,因为每一次往上提水的过程,就相当于和大潮赛跑一次,必须在涨潮之前,将下面的卤水提到上面来,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因此人手少了还不行。

  这些人就这么平白被圈在了盐田上,平时的时候基本上用不上,等需要干活的时候,人少了还不行,造成了极大的劳动力浪费,连牛尾自己都知道这个事情。

  牛尾自己就曾说过,别的不讲,哪怕只是给这些晒盐的工人换上一些工具,就能在提高盐的产量的同时,节省掉大量的人力。

  比如说专门修一条用来往上提水的路,然后将盐工们汲水的竹筒瓦罐什么的破玩意儿统一换成木桶和扁担,让盐工一次能挑两桶水,再大量的普及铁锹这种方便的工具用在盐的转运和汲水上,绝对能节省下原来三分之二的人力。

  至于产量的提升,那牛尾就没有办法了,因为晒盐这个东西,它要看天气,看季节,而且盐田就那么大,一次能够容纳的海水只有这么多,将这些海水晒干析出白盐,时间基本上也都是固定的,这个不是说你能快点讲卤水提上来就能解决的事情。

  你总不能加快海水涨潮落潮的周期吧?这个肯定是做不到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