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1章 征集移民_原始文明成长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要有文化,能读书写字,这不是难为人吗?罗冲上哪找这样的家庭去。

  但是把这些特长分开之后,想要凑够这些技能就容易多了,每种特长只需要一户人家,然后五家组成一个小集体,他们就能满足铁砧说的那些任务。

  大一点的村子十户人家,各种特长的凑一凑,也足够满足当地的需求。

  罗冲也立刻写了一封回信,表示同意了他们的计划,自己这边会在开春安排移民登船,和做身份证的人还有设备一起过去,让他们那边提前和当地百姓沟通好,并给这些移民准备好耕种的土地,还有住房,别过去之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那这移民移的就太惨了。

  另外薛青窑还补充了一点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关于教育方面的。

  汉部落现有的教学模式就是开办学校,然后让学生们都去学校上学。

  但是琼州岛的情况比较不同,他们那里没有城池,基本都是村落,百姓居住的十分散乱,这一个村那一个村的,想建造一个学校把所有的孩子集中起来,先不说建造学校的开支和工时,就是让当地百姓把孩子送到汉部落人开设的学校里都不容易。

  当地百姓现在还没有完全融入汉部落,他们会放心把孩子送给汉部落的人管?你确定没开玩笑?

  再有就是各村之间太分散,孩子上学就要离家很远才行,走读不太现实,总不能人人骑马上学吧?集体住宿又是一笔开支,当地百姓估计也不愿意。

  所以薛青窑的想法就是各村安排一名教师,直接开设村办小学,一个村的适龄学童,总共也就一两百人,安排两三个班就足够了,反正也没指望他们能教多好,别说能用来扫盲,就是能普及一下汉语,这个学校开的都值。

  这一点和罗冲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本来也是想在一个村多安排几家的,正好在每个村安排一个教师家庭,一点问题都没有。

  按照这个想法,罗冲给薛青窑写完回信之后,立刻就草拟了一份移民征集令,凡是自认为种地技术可以的,或者会做各种汉部落食物的,学校刚刚毕业的,会织布或者擅长裁剪衣服的,会养殖各种牲畜的,会种桑养蚕的,有一样算一样,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就可以向当地官府报名。

  一经录取,直接升两级爵位,这个爵位可以世袭三代,并赏赐一头驴,两头仔猪,两头羊,一笼兔子,鸡鸭全送,猫狗各一对,一架飞梭织布机,脚踏纺纱机,还有一百块安家费,并送一套纪念相册。

  纪念相册是罗冲刚想出来的,现在汉部落刚好开始推广民用摄影,这些人背井离乡迁移到陌生的地方,或许一辈子都没有回来的机会了,给他们一套相册也能聊以安慰,汉部落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草拟好了招募布告之后,罗冲就

  请收藏:https://m.biquge6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